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汤昌言:聪明的楼云
精妙的体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汤昌言:聪明的楼云
精妙的体操

  人物档案:63岁的汤昌言,退休前是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操系国家级教练,退休后又被返聘,曾获国家体育荣誉奖章,培养了楼云、桑兰、何宁、孙晓娇等名将。

  他所在的浙江体操队自1960年正式成立,40多年来,共培养了六七十名运动健将、多名国际运动健将,有楼云、程亮、杨波、王文静、何宁、孙晓娇等。其中楼云、杨波在世界大赛中获六枚金牌(含2枚奥运会金牌)。

  从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场路校区正门一直进去,在一扇玻璃门的背后,铺满了垫子,上方垂下吊环,安装着单杠、双杠、鞍马、平衡木,这就是体操房。

  靠近门口,几个短小干瘦的小男孩赤着上身,轮番上吊环,重重地倒在垫子上,空气中浮起一层白色粉末。远处还有些略大些的大男孩和灵巧的小姑娘,正以不同的方式训练着肌肉、骨骼、韧带,提高弹性、力度、控制力。

  汤昌言每天都要来这里转转。好几个世界冠军就是从这个门走出去,一步步走上世界领奖台的,他在想,下一个会是谁呢。

  说起一些往事,尽管已隔二十多年,看得出他一直忘不掉。

  “楼云小时候脸庞很英俊,可是五短身材,省队一直都看不上他。他的倒立动作非常好看,有力量,抓得住。1977年冬天,他以浙江省少年体操冠军身份参加全国少年体操比赛,被国家队教练看中,第二年5月进国家队集训。”

  汤昌言对楼云的喜爱,就如石头缝里的小草,那是怎么也压不住的。“他可是中国第一位蝉联奥运冠军的运动员,1984年、1988年,连续在两届奥运会上赢得男子跳马金牌。楼云的下法好,就像个钉子钉在木板上,稳!

  20年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楼云跳、楼云空翻,到现在难度系数还很高……”

  汤昌言一直说不说楼云了,忍不住又说几句。

  从15岁开始到现在,汤昌言一直担任基层的教练,他手下的爱徒,没有一个受过重伤。“如果要画个句号,会是完整的。”汤昌言很欣慰。

  他打心底里热爱这份体育事业,如今那些还是娃娃的小队员,都争着喊他爷爷。汤昌言就教他们“玩体操”,让他们感受到苦中有乐,看到自己的不断进步,这是让孩子们最高兴的。

  每到双休日,汤昌言总是想着带小孩子去自己家里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好在老伴很支持,并不嫌孩子们吵闹。只是女儿考大学的那段时间,汤昌言依旧带着娃娃们来家里,现在想想还真有些对不住女儿。

  不大的屋子,有时候一下子塞进了二三十个好动的精灵,从屋子这头跑到那头,那个乱啊。“一句话,对孩子要有爱心,他们才能真心学体操。”

  体操,精妙得很。当了近50年的教练,汤昌言已经练就了火眼金睛。“必须眼尖,孩子们很容易受伤,而90%的伤都是有预兆的,教练能够提早发现苗头。”但话说回来,罗大佑的歌唱得好:“真正受过伤的人,才知道疤痕也有生命”。

  “如果要说我的缺点,就是挑剔,追求完美。”汤昌言说,因为体操是个精细活。

  “说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绝对是个误区。”就说楼云,文化课很好,在班里一直拔尖,学动作特别专注,又快,做一套连贯的动作,就如一幅有节奏的动态的画。汤昌言忿忿不平地为运动员们“平反”,忍不住又说到了楼云。

  他分析说,运动要求大脑运转得更快、更有效率,还得反应快。没有聪明的脑子,在赛场上又怎么能赢?

  做体育用品品牌的李宁、邓亚萍、李小双,《我的美丽乡愁》中的刘璇,卖楼的楼云,广告“巨人”姚明……运动员进军商界、广告界,甚至挤进了娱乐圈的,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 记者 葛辉 实习生 俞超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老年报 要闻 00001 汤昌言:聪明的楼云
精妙的体操
2008-8-6 48256F6C002025684825749B002A86C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