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村已于7月27日正式开门迎客。奥运村工程副总指挥徐亚柯说,奥运村及所有北京奥运场馆建设,都贯穿了“绿色奥运”理念,全部使用节能、环保、减排、降耗等高新技术。
奥运村有36项高新技术 徐亚柯说,奥运村采用了36项高新技术,42栋楼房是微能耗建筑,集成了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热水、太阳能除湿、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地源热泵供暖制冷、真空窗、智能化控制等高新技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建筑采用了冬季自然储冰用于夏季空调技术,整个夏季约可节电1.6万千瓦时。
奥运村利用清河污水处理厂排入河道的再生水,建设了“再生水源热原系统”,就是用热交换的技术方式提取再生水中的温度能量,为奥运村提供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入住奥运村的运动员和官员,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每天都能洗上舒适的“日光热水浴”——北京奥运村的太阳能光热系统,其工程规模和技术先进程度为历届奥运会之最。奥运会后,这套太阳能光热系统将满足附近2000户居民的生活热水需求,每年节电约1000万千瓦时、节煤2000多吨。
射击馆随季节调节室内温度 北京奥运场馆都在谱写绿色诗篇。在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阶梯状房顶高低错落,各层之间都是可以开合的玻璃天窗。无论是采光还是通风,都可以通过顶部400多个分层排列的天窗完成。
在奥运会射击馆,双层幕墙之间安装了温度感应装置,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使外界的冷风和热风与室内空气进行交换,实现自然通风对流。有了这套系统,射击馆就可随季节调节室内温度,减少了空调制冷和取暖的耗能。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智能浇灌 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智能化浇灌系统可以将土壤水分、植物生长、蒸发、蒸腾等各种环境信息反馈给中央计算机,比手动或半自动灌溉节约一半用水量。
摘自《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