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衢州老年大学里有一个老妈妈越剧演唱队,经常活跃在市区街道或农村,全队共18人,平均年龄60岁,年龄最大的已经72岁。越剧团自1998年始唱至今已十个年头了,老人们为越剧团取名为“群乐越剧团”。
越剧团的团员们一边在衢州老年大学越剧班学习演唱,一边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团员们自编、自导、自演,深受观众欢迎。2001年中央电视台三套戏曲采风节目组曾来衢州群乐越剧团采访录像,并于当年12月5日、6日在该台戏曲采风节目播映,展示了衢州老妈妈传统越剧表演的风采。
2002年12月,为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团长傅光莹组织人员自编、自导、自演《载歌载舞迎十六大》等5个节目,日夜排练。她们在衢城车站广场用了一个月时间先后演出8场次,观众达千余人,把老妈妈的喜悦和十六大精神带到了衢城各地。
2007年7月,为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傅光莹与姐妹们日夜排练,在迎和社区举办了一次“喜迎十七大永远跟党走”的文艺演出。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她们又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如快板《歌颂十七大》、舞蹈《十颂红军》、《南泥湾》、《双脚踏上幸福路》,歌咏《大中国》等,在市区街头、东方商厦门口、南湖广场义务演出达十余场次,观众达万余人次。
越剧团还经常下乡为农民演出。十余年来,他们到航埠、石梁、杜泽、花园、莲花、华墅、常山、开化、龙游等地乡镇演出达150余场次,到场观众最多有千余人,少则也有百余人。农民最爱看古装越剧戏,如“打金枝”、“王老虎抢亲”等。伴随着悠扬的胡琴和铿锵的锣鼓声,几个大妈身穿戏服,亮起嗓子,轮番上场,引得农民纷至沓来、驻足观看。有次在杜泽农村,演到半途雨下个不停,她们还是坚持演出,直到演完,戏服都湿淋淋了才下场休息,深受观众好评。 邵子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