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剑坛老将栾菊杰取得代表加拿大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券以来,一直是加拿大和中国媒体关注的焦点。然而,大家在惊叹栾菊杰再次创造奇迹的时候,却忽略了她为实现这一目标所付出的艰辛过程。
“当初决定复出参加比赛,我没有想到我会走得这么远,走得这么辛苦。”栾菊杰说,“现在回想自己一年走过的艰辛之路,真的很感叹!如果再让我做一次选择,我不知道我是否还会有如此的勇气和决心。”
栾菊杰再次“挥剑出山”,最初是受到先生顾大进的“怂恿”。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天,顾大进对妻子说:“你是中国第一个世界花剑冠军,2008奥运首次在中国举办,你若能参加,那将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但栾菊杰当时直觉地回答:“根本不可能!”尽管她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击剑教学和自我训练,2000年还代表加拿大参加了悉尼奥运会,但毕竟年龄不饶人,何况还有那么多的伤病在身呢。
2006年12月,加拿大击剑锦标赛在温哥华举行。因为此赛关乎谁将入选加拿大国家队,并参加将于2007年5月开始的北京奥运资格积分赛,加拿大几乎所有击剑好手都来了,栾菊杰作为教练也率众弟子参加。但几场比赛下来,栾菊杰意识到,这些选手成功冲击奥运的可能性不大。一种“舍我其谁”的信念促使栾菊杰向加击剑协会提出:“请相信我并允许我参加奥运资格赛。”
栾菊杰没有让加剑协失望。2007年1月中旬,在美国举行的 “北美杯”击剑比赛中,栾菊杰成为唯一进入16强的加拿大选手。这一战基本上奠定了栾菊杰在加拿大国家队的位置,她从此也开始了为进军北京奥运的积分之路。
“我是从零积分开始我的奥运征程的,当时在世界排名上我的排位非常低,这种以积分决定排位的赛制,带来的困难与激烈是我始料未及的。”栾菊杰心有余悸地回忆道。
为拿到足够的积分,从2007年5月开始到10月份世界击剑锦标赛结束,带着老病和新伤,栾菊杰半年内先后跑了韩国、中国、日本、阿根廷、古巴、美国和俄罗斯7个国家,总共参加了8站积分比赛。2008年2月初到3月底,她又在欧洲参加了奥地利、德国和法国等6站的比赛。这么密集的行程与比赛,对于一个年近50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艰难苦旅。
“当我决定了某件事情后,我就会尽全力去做,并且去做好它。这是我做人的准则。”栾菊杰说,“作为一名运动员,如果遇到了一点挫折就退缩,那他就不配做一个运动员。”在接下来美洲几站比赛中,栾菊杰逐渐进入了状态,一站比一站打得好。
除年龄和体力的挑战外,栾菊杰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加拿大国家队都是遇大赛才临时组建,政府对参加奥运积分赛的选手无任何补贴。对于教击剑为生的栾菊杰而言,不工作自然无薪水,还要拿个人积蓄负担昂贵的国际旅费。为节省费用和体力,栾菊杰在欧洲比赛时,在布达佩斯租了房子,每天背着剑袋坐火车前往各站比赛,当天返回布达佩斯休息。从法国返回加拿大之前的那个晚上,为了节省近200欧元的房费,栾菊杰竟然在巴黎机场候机厅坐了50多个小时!
这一切都没有阻止栾菊杰前进的脚步。以前不服输,目前也不服老的栾菊杰最终以美洲第二名的身份,拿到了前往北京奥运会的一张入场券。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