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的力量在她死后显现了出来。四年来,在老人的教导下,儿女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团结友爱的手足深情,成为三邻五村的榜样。
祖母活了75岁。在我的记忆中,祖母只为丈夫活着、为儿孙们活着,惟独没有自己。
老人目不识丁,不到十岁就成了童养媳。她虽有一副美人胚子,却因为人高、脚大,尚没圆房就被抛弃了。她成了我祖父的新娘——新郎长得很勉强,又家道中落,且还比她小两岁。
祖父是一个心思很活络的人,并不安耽乡间刨地的生活。而在那个时代,无论经商还是进城谋生,都可能被戴上“投机倒把”的罪名。当祖父一次又一次被“打倒”,当陆续生下五个孩子嗷嗷待哺,祖母从来不向生活低头,默默地操劳在灶头、田头、山头,艰难地熬着日子。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祖母已经儿孙满堂,本该可以安享晚年,而心思活络的祖父却“下了海”,先后办过砖瓦厂、茶叶厂、瓜子厂,还有黄酒厂。之后,家里常常客人盈门、茶饭招待,祖母七十几岁时还都是亲自下厨。
当时,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办厂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每一步都布满挫折与困难,又缠上好几桩官司。多少个晚上,祖母跟着担惊受怕。
这些还不是最累人的。最让祖母操心的还是祖父嗜赌成瘾。他经常夜不归宿,最长的纪录是三天两夜没有离开麻将桌。祖母为此常偷偷地抹眼泪。
后来,老人患了糖尿病。这种病是何等地折磨人啊。从此祖母药不离身,到后来是一大把一大把吃药。偏偏在这个时候,二叔父的老婆离开了,撇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祖母没有一句怨言,把孙子孙女带到了身边,管一日三顿、穿衣住宿,一管就是五六年。
祖母明显瘦了,也老得更快,因为糖尿病的折磨,也因为过度的操劳。她终于倒下去了。临走前祖母一次次叮嘱儿孙:“我最放心不下的是老头子。”
老人逝世后,她的子孙近二十人,也包括祖父,居然没有一个人说得出祖母的生日,后来翻了身份证才知道。这让我十分心酸。我们孙辈六七个的生日,祖母生前却是一一熟稔于心。
四年了,可以告慰老人的是,父亲兄妹五人把祖父照顾得很好。儿孙们继承了老人吃苦耐劳的秉性,家庭、事业越发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