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年时患了类风湿关节炎,医生说这病目前还没有药物可以根治。后来,我又动了一次大手术,左肺切了一叶。医生告诉我要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于是,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我开始每天早上去公园走路,跟着别人打太极拳。
十年前,一次在杭州青少宫广场,我看到一批大妈们在练木兰拳、扇、剑,我被那优美的舞姿及动听的音乐深深吸引了。我马上去购买了木兰拳系列的教学书和光盘,认真学起了木兰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练,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僵硬的关节变得灵活起来,行、走、跑、跳均无大碍,舞剑玩扇自如。我每天早晨练完拳剑后,感到精力充沛,别人根本看不出我是个多种慢性病患者。渐渐地,许多中老年朋友跟着我学起了木兰拳。
2003年,武义老年大学聘请我任拳剑班教木兰拳的老师。刚开始,因我没从事过教师职业,也没武术功底,担心自己教不好。在再三邀请下,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当起了拳剑班的老师。为了教好这门课,我一方面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另一方面,加强自我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我先后参加了省国家体育指导员及传统武术高级教练员、裁判员等培训班的学习,取得了国家二级体育指导员和浙江省涉外武术二级教练员及二级裁判员证书。
老年大学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的退休干部和职工,也有家庭妇女。许多人都体弱多病,有些学员年纪大、腰板硬、记性也不好,学习木兰拳剑确实困难不小。一堂课下来,学员都说比干重活还累。有的学员刚学会,第二天又忘记了,产生了畏难情绪,不想再学下去了。
为了让学员们树立学好木兰拳的信心,我敞开心扉与学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向他们讲述我自己学木兰拳剑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来不会因为学员动作做得不到位而责怪他们,有时为了一个难点的动作,从各个不同角度示范、讲解连续十几遍以上。有的学员问我:“我们这些老年人太难教了,你累不累?”我总是笑着对她们说:“不累,你们别气馁,大家都有这个过程,我也和你们一样,从不会到会的。”学员们都认为我是一个随和可亲、尽心尽责的人。通过老年大学的教学,我也认识了一大批的老年朋友。在我们班里,气氛融洽,互教互学,互相促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所有的苦和累都化成了快乐和欣慰。老年大学的吸引力也不断提高,每个学期报名参加拳剑班学习的学员越来越多。
为了让学员能够较为容易地掌握拳剑动作,我根据学员实际情况,一是上课前先认真备好课,做好备课笔记。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招式先把它分解成若干动作,自己先反复练习。二是在课堂上,把套路中的口诀写在黑板上,让学员加深记忆,逐个解说每个动作要领,反复示范每一个动作。在学员正确掌握了一个动作后,再进行下一个动作的教学,逐步把分解动作连贯起来练习,再配音乐演练,让学员易懂、易学、易记。三是对一些年纪大、基础差的学员课后还进行个别辅导。我经常利用早晨和傍晚锻炼的时间,请她们到公园来一起锻炼。为了让大家便于巩固提高,我把教材刻成VCD碟片,让大家在课后照着碟片自学自练。
如今,我在老年大学已任教了6个年头,先后教了木兰新拳系列十二个套路,做到每个学期都有新套路。通过教学,绝大部分学员能学会整套动作演练。我教过的学员,有很多成为社区全民健身的积极分子,还有8人参加了县武术协会。去年我把木兰新拳中的“天竺情”双刺编排成武术舞蹈,在老年节晚会上演出,大家说,这样既展示了老年人的风采,又让老年人玩得开心。老年大学真正成了我们的开心乐园。
王一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