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状态对睡眠的好坏发生着重要的影响。焦虑不仅是心理性失眠的重要原因,也是顽固性失眠的加重因素。科学研究表明,睡眠的到来和维持就像消化、心跳、呼吸、出汗一样是植物神经系统的非随意性功能活动。假如上床后就担心“我又要睡不着了”、“我怎么还醒着”,这就等于给自己施加压力,越是想控制睡眠,机体就变得越是警觉(越是容易醒)。睡前形成焦虑就会引起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睡意全消。对付这种焦虑性的心理性失眠要使用放松的技巧,传统的气功、冥想、瑜伽进行调神、调息在减轻焦虑情绪方面都有相似之处。记住睡眠是自然来临并需要自然维持的一种过程。还有一种对付睡眠焦虑的方法是坚持只有当困倦来临时才上床。使用美拉托宁也不要急躁,应配合放松技巧,连续使用一段时间,使之逐渐发生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