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象风险评估显示,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可能会出现的高影响天气大致有:高温、暴雨、雷电、大雾、冰雹、霾和大风等几种,而其中对开闭幕式等大型活动影响最大的是暴雨、雷电和大风。对此,气象局会有哪些对策呢?
奥运气象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玉彬副总工程师说,针对开幕式可能出现降雨天气的客观现实,气象部门做了应急备份的措施,如编制实施人工消云减雨的预案及开展相关试验等,主要是在影响本地的降水云系的上风方,采用飞机或火箭(高炮)进行大规模、连续催化作业,设法局部影响自然云降水过程,调节地面降水的时空分布。这主要包括提前降水和抑制降水(过量播撒、动力下沉)几种催化方式,实际作业中一般是上述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为方便比赛顺利进行,气象局已开发了专门的奥运场馆天气预报系统,并根据不同项目的服务需求开发了专门的产品,如为田径、射击、水上项目提供逐小时的风力、温度等连续滚动的气象要素预报,为室外比赛提供体感温度预报。
摘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