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传统教育宣讲团已近6年,宣讲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做好宣讲工作,除了要注重自身学习,具备较深的理论功底外,还要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收集、积累对宣讲有用的事例、数据、图片等资料,并针对不同对象,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形象化教育。
2006年秋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时,我在杭州文晖中学对中学生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不忘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传统教育。为了说明我国在近代曾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屈辱历史,我运用一幅一百多年前由爱国人士谢赞泰绘制的木刻宣传画“时局图”作教材。该图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当年英、俄、法、日、德、美等帝国主义列强掠夺、瓜分中国的态势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为便于对比,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我特意绘制了一幅我国与近17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建交图”。“时局图”和“建交图”对比,起到了“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作用。
运用这类对比法,不仅比较生动、形象、直观,而且易懂,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并给听众留下较深印象。
2005年春,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来大陆访问。针对这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宣讲团与杭州和睦中学师生联合举办了一场以“两岸一家亲——连、宋大陆行”为主题的互动式对话座谈会。双方认为这一话题政策性强,必须认真准备。学校政教处、团委事先将“两岸一家亲”的话题通报给了团干部与学生骨干,让他们注意查阅相关资料和网上信息。宣讲团成员事先拟定了准备在现场提问的七、八个题目,并作了对话后重点辅导的准备。互动座谈会通过对“连、宋大陆行的重大意义”、“大陆人民向台胞赠送什么礼物”、“你对台湾问题有什么期待”等问题的提问、自由发言和互相点评等方式,引导人人参与、老少互动。特别当问到“你若有幸遇到连、宋爷爷,你最想说的是一句什么话”时,大家情绪活跃、气氛热烈,给人以“亲临其境”的强烈参与感。这次互动座谈共有25人与会,其中十五六岁的学生15人,25至30岁的老师5人,70岁以上的老战士5人。虽然年龄跨度大,几近三代人,但各有优势: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老师知识面广,有教育经验;老战士则阅历丰富,有实践经验。在互动交流中,学生们争相发言,敢亮观点,甚至出现不同见解的互相争辩。他们对国家大事关注度之高、知识面之广,以及他们快捷、流利的表达能力,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报效祖国的热情,使老战士们深受启发和激励。会后,学校和宣讲团都认为,这样的互动交流生动活泼、印象深刻,改变了“我讲你听”的灌输式做法,把座谈会开成了老少互动会和两代(三代)沟通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杨章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