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氧集团公司党委,我身处南天,遥想独居杭城的老父,也对数十年如一日照料我父的公司同志感念至深……”这是杭氧集团公司一位离休干部的子女,从香港给公司党委寄来的一封感谢信。
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59年历史的大型企业集团。改革开放以来,杭氧坚持创新发展,是国家520家重点国有企业和杭州市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企业。多年来,杭氧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广大职工利益和应尽的社会责任放在首位,特别是对参加中国革命、创建杭氧的一批离休老同志倾注了更多的关爱。
党委书记:
企业发展不能放弃敬老的责任
杭氧目前有离休干部61人,平均年龄81岁。其中身边无子女照料的就有8位,有三分之一离休干部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但由于公司的悉心照顾,他们都过着幸福的晚年。
1992年,杭氧迎来了国有企业改制,1995年,建立国有独资的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在改制重组过程中,一些职工要分流下岗,退休人员进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离休干部如何安排?
公司党委会上,现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蒋明表示:离休干部是杭氧的创始人,他们不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杭氧的宝贵财富。只要杭氧在、党委在,离休老同志还在,我们就不能放弃敬老的责任。
从此,杭氧把老干部工作摆上了重要位子,列入企业改革、发展规划。公司党委成立了离退休服务办公室。公司在服务老干部上舍得投入,把4000平方米的一幢大楼作为老干部活动中心,并投入500多万元进行装修和增添新的活动设备。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每年从利润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老同志的生活福利、医疗及家庭困难。
公司创建59年来,体制几经转换,公司的领导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公司对老同志的感情越来越浓。近3年来,公司共慰问离退休老同志1200人次,用于改善离退休老同志生活和帮困的资金达450多万元,解决离休干部子女下岗再就业17人。
离休干部:
杭氧就是我的家
前不久,公司走访了杭氧部分离休干部,召开了老同志座谈会,一提起公司党委对老干部政策的落实情况,老同志激动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杭氧老厂长黄智机说,公司高度重视关心老同志和职工,既承担了国家的经济责任,又履行了应尽的社会责任。
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杨春潮说,老干部的各项待遇都落实到位。公司还通过“职代会”制定了让老同志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的办法: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离休干部外出旅游、考察;逢年过节,公司都要给老同志发过节费;公司还规定,职工请假照顾生病的老人不扣工资和奖金。
身边无子女的沈贵清激动地说:我两个孩子都在香港,身边无亲人,但杭氧离休干部办公室的同志比子女还要亲。我生病,他们轮流陪护;我家里的东西坏了,他们帮我修好;特别是现在,我腿脚不听使唤、走不动路了,是他们每月帮我到银行取钱,每周到市场上帮我代买菜。公司就是我的家。
干部职工:
公司有一幅新老干部和谐图
公司关心老同志,老同志爱公司也像爱自己的子女。1990年,这些老同志自己成立了“杭氧发展研究协会”。他们都是从公司领导岗位和技术岗位上退下来的工程师、专家。协会每月集中学习一次,了解国内外企业发展的形势;每季度根据杭氧公司产品生产、销售的情况通报,提出意见和建议。17年来,协会为杭氧的改革发展和技术创新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2000余条。特别是对公司重大决策,如公司转制、资产重组、生产基地迁移到临安等,老同志积极主动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一些职工对公司改革中人员分流、资产重组等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老同志就主动做思想说服工作,有的老同志多次上门到职工家中进行思想沟通,从而化解了矛盾。
公司也把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摆在突出的位子。公司党委按照老同志居住相对集中、方便的原则,分别成立了3个老干部党支部。老干部党支部不断发挥在政治理论学习上的组织带头作用,在联系职工上的桥梁纽带作用,在维护公司改革稳定上的引导促进作用,使公司民主决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新老、上下齐心合力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