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记忆,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味道。
世界船王包玉刚,生前回宁波家乡,最爱吃的是“枪蟹”、“臭冬瓜”,那是家乡的味道;《味道》里歌唱的那个女孩,喜欢男朋友所有的味道,那是恋爱的味道;我老婆在餐桌旁总要放几瓶“抢抢吃”、“饭扫光”之类的来自四川的辣制品,上世纪70年代初,15岁的她在四川深山里的一座军工厂务工,四川人爱吃辣,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只能吃辣,老家江苏的她从此爱上了辣,那是她青春的味道;我喜欢镇江香醋那酸酸甜甜香香的味道,因为,老婆的家乡就是镇江——名醋之乡,镇江香醋对于我,是家的味道……
女儿这一代的成长,正是物质走向丰富的时代,她所品尝的琳琅满目的食品中,竟然有这两样“小东西”: “糟鸡爪”和“糯米藕”。而且,必须是知味观的创作。
中考失利,女儿不得不去外乡一所她称之为“地狱”的乡村中学读高中。我们心疼,每次回来前,都要打电话问她:你要吃点什么?自然,在妈妈准备的一桌好菜当中,少不了这两样“常委菜”:“糟鸡爪”和“糯米藕”。有一次,她妈由于忙,没去知味观买,就在附近的哪家超市买了这两样“常委菜”,看看大模样也差不多。谁知,回家的女儿吃上两口就说:“妈妈,这不是知味观的东西!”“糟鸡爪”她勉强吃了几个,“糯米藕”则是一碰也不碰了!
从此,她妈再也不为图方便买“冒牌货”了,哪怕路远点,排的队伍长一点,要买就买正宗知味观。
吃着知味观的“糟鸡爪”、“糯米藕”,女儿参加了高考。上大学之后,节假日回家,满桌好菜中,依然少不了这知味观的“老二样”!
眼睛一眨,当年的黄毛小丫头竟摇身一变,成了一所国立大学的教师了。每个双休日回来,妈妈依然给“小老师”烧一桌好菜,而这满桌美味中依然少不了女儿指定的“知味观”……
看着女儿啃着“糟鸡爪”那有滋有味的样子,吮吸着“糯米藕”那甜甜蜜蜜的神情,我不由地想,这知味观的滋味,在她的记忆中,刻下的是童年的味道、成长的味道、杭州的味道、家的味道,不管她长得再大,不管她走得再远,那是不会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