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做胃镜相似,把高频超声探头放进患者肚子里,通过与病变器官的“紧密”接触,从而使病变看得更真切。近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市二医院)最新引进了日本Pentex EG3630U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机及日立牌超声机。这也是目前浙江省内最先进的集超声波与内镜检查为一体的医疗设备。
6月28日,63岁的杭州人秦大伯就真切地感受了这台高科技医疗设备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秦大伯患的是梗阻性黄疸。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超声内镜检查。屏幕上,秦大伯的消化道状况清晰可见。经过超声波探测检查,几分钟后就找到了病根——秦老伯的十二指肠乳头处发生了恶变,癌组织堵住了胆总管,造成了黄疸。诊断明确后,秦大伯即将开始下一步治疗,为生命的延续赢得了机会和时间。
“像秦老伯这种情况,如果没有超声内镜,用普通CT进行检查,由于受到外界空气及腹腔气体的干扰,会对病情原因的判断产生影响。”开展此项检查的该院消化内科王志勇主任医师介绍说,“超声内镜是近年开发的一种直视性的腔内超声技术,与一般体表超声检查相比,优势十分明显。”目前常规的超声检查是将超声探头紧贴在涂有耦合剂的患者皮肤上进行检查,但仍会受到空气的干扰,影响超声图像的显示效果,而且对胰腺这类距体表位置较深的器官显影效果不很理想。而超声内镜是把位于内镜前端的微型高频超声探头通过患者的口腔送至消化道内,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形态的同时,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由于超声探头距病变部位很近,且不受胃肠道气体的影响,能将消化道壁各层次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清晰地显示在电视屏幕上。
据了解,超声内镜可用于胰腺肿瘤、消化道粘膜隆起性病变及腔外病变、静脉曲张、静脉瘤、胆总管结石、腹腔淋巴结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优势在于能准确诊断消化系统病变的性质。最擅长对消化道肿瘤的起源、大小、性质、病期和内镜、外科手术可切除性的判断,还可以将病变部位“剥皮、去骨”,让医生一目了然。 詹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