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综合
3  4  
PDF 版
· 念念不忘祖国山水
· 石化职工祭石油业鼻祖沈括
· 湖州召开离休干部学习会
· 衢州老人洪蕴华 扶贫济困献爱心
· 仔细看看
· 杭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增添新器材
· “我与数字生活”征文
· 遂昌老同志 研讨汤显祖诗词
· 抗肿瘤宣传周活动通知
· 老人踏青乐
· 黄岩为高龄老干部解决实际困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4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念念不忘祖国山水
  叶伯民是位德国归侨,最近他将自己几十年来写下的两百多篇诗汇集起来,自费出版了《谦益斋诗选》。

  “出诗集是我的一个梦,哪怕是刚去德国那会儿,生活十分艰难,我还是坚持写诗。”今年62岁的叶伯民只有初中文化,年轻时种田砍柴,36岁到德国打工,这段颠沛流离的生活没有磨灭他对诗歌的热爱。1996年,叶伯民回国,定居杭州,每日以诗文自娱。今年,他把历年诗、词、联语写作所得选了278首,辑成《谦益斋诗选》。

  “我在德国住了十几年,已经拿到了德国的永久居留权,可是总是想着祖国。53岁时特别想回国,于是和妻子商量,妻子立即答应了,我们卖了德国的餐馆,回到了祖国。我现在觉得我的决定是对的。”的确,在叶伯民的诗里能感受到他在国外的思乡之情,也能感受到他归国后的喜悦。《谦益斋诗选》里有“阳春三月不知春,昼夜相连难细分。背痛腰酸何足道,难堪最是寄篱身”这样描述异域打工艰辛生活的诗句;也有“问我何时乐趣长,手持一卷读书忙。悠悠百载图强史,娓娓千篇疗病方”这样描写回国后悠然写诗的文章。

  叶伯民在德国的葩骈堡的酒店名字叫“金瓯圆”。他说,他是青田人,他在德国时总想着自己的家,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在他的诗歌里,旅游类的作品特别多。叶伯民说,他在德国时总是想着祖国的山山水水,回国后,他便和妻子每年都去旅游,这些年几乎走遍了祖国各地。“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很有感触。像我这样在国外住过的人,更加觉得祖国河山的美好。”叶伯民说,“我回国之后,交了很多好朋友,也有很多让我开心的事,我希望自己80岁的时候能再出一本诗集,将我这些美好感受告诉给周围的朋友。”

  本报通讯员 丁斌

  本报记者 尤琪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