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情感
3  4  
PDF 版
· 有雪的回忆
· 五十六年后的重逢
· 儿时读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儿时读书
秋 思
  小时候,家里困难,买不起书,读书的主要渠道是同学之间互相传借。那会儿,各家糊墙大都用旧报纸,每到同学家玩,我都喜欢“面壁思过”,把脸贴在人家的墙上浏览。县政府门前的读报栏是我课后最常去的地方。记得小学4年级一个冬天的傍晚,放学后我背着书包在县政府门前看报纸,下雪了都没注意,一个多小时过去,我竟成了雪人。那晚睡觉的时候,棉胶鞋冻在脚上半天才脱下来,痒得我一夜没有睡好。

  小学毕业那年,有个同学的叔叔在铁路货运处上班,悄悄地偷回一麻袋准备拉到县造纸厂做纸浆的“四旧”小说,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书。那时我们成了中学小学两不管的孩子,大一点的红卫兵都忙着串连闹革命,我们没学可上,就天天躲在那个同学家读书。不管能不能看懂,都往肚子里灌,如饥似渴,也囫囵吞枣、似懂非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镜花园》、《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旗谱》、《茶花女》……读书让我度过了那段多事之秋。

  小时候,家里睡房和灶间合用一盏15瓦的小灯泡,挂在睡房通往灶间的门上。晚上读书,我和几个妹妹常常因为争抢光线好的位置而拌嘴。

  现在居住条件好了,许多新居都装修书房,书橱里摆满各种中外名著,增添了不少文化色彩。面对那些有不少是从未翻过的新书,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当年“书荒”的饥渴?几十年来忙于工作、忙于家庭,电视里看看言情片,网上浏览和杂志阅读也只是喜欢花边新闻、名人轶事之类的“短、平、快”,再难找回小时候“噬书如命”的感觉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