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情感
3  4  
PDF 版
· 母 亲
· “热流”激荡忆昔年
· 喜迎曙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喜迎曙光
谢翔
  1947年春,从简师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古城绍兴边陲的山村岭下校任教。这里山高岭峻、交通不便,生活十分艰苦,但在深山教书也有它安静的一面。

  可惜好景不长,自1948年秋起,这里的一切就没有那么安宁了。因为当时绍兴城里盘驻着国民党“钱江南岸联防自卫总队”残部,常在南池、坡塘等乡村骚扰,岭下村也是常到之处,强要粮食钱物、抓丁抢劫,弄得人心惶惶,学校也无法正常上课。但欣喜的是,不断传来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捷报,胜利的曙光已普照在云雾笼罩的群山之中。没过多久,“浙东游击纵队直属三支队”的新越中队武工队员也来各村宣传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当年9月28日,一个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的日子,一队新越中队武工队宣教人员来到学校,向师生宣讲党的《约法八章》以及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土地改革有关政策。在午休时间,领队的莫文琴同志赠给学校一幅毛主席像和一份“安民告示”。当我接过毛主席像时,心跳突然加快,只感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礼堂里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久久不息,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瞬间。我把毛主席像挂在礼堂上,安民告示张贴到校门口。

  午后,解放军同志不仅教师生们学唱《东方红》、《解放区的天》等革命歌曲,还教大家学跳“秧歌舞”。学校内外立刻一片欢腾,深山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欢乐时光。

  1949年5月7日,古城绍兴从城市到深山乡村,人们无不欢欣鼓舞,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在伟大的共产党的领导下,跨上了新的征程。

  岁月虽已流逝,但往事却记忆犹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