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把“百花园”搬到普陀山
· 主题老人公寓悄然现杭城
· 衢州市规模最大的 老年康复中心启用
· 杭州“夕阳红人才库” 遭遇尴尬
· 外婆当上了模特儿
· 今日导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杭州“夕阳红人才库” 遭遇尴尬
最大障碍:老年人普遍不会电脑
  本报讯 日前,杭州一家小型化工企业的负责人兴冲冲来到“夕阳红人才库”,盼望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老年高级人才。“我们要求也不高,只要会电脑制图、能操作数控机床就行。可我翻遍登记在册的老人资料,也没发现几个会电脑的。”这位负责人离开时沮丧地说。

  一边是中小企业对现代技术人才求贤若渴,一边是老年人才大多停留在传统型经验型状态,这就使本想为双方牵线搭桥的杭州“夕阳红人才库”陷入尴尬:人才库建立2个多月,前来登记入库的仅200人左右,被企业相中而又求职成功的更是寥寥无几。面对这种状况,“夕阳红人才库”的组建单位杭州人才市场负责人连称:“没想到,有点出乎意料!”

  今年1月初,杭州市人才市场宣布组建“夕阳红人才库”。据杭州人才市场负责人介绍,他们调研中发现企业主们(特别是一些尚在发展过程中的中小企业)感慨“有专业技术、懂管理经营的高级人才难找”,而相当一部分刚刚退休的人员又在诉说离开工作岗位后的种种不适应。在企业主们看来,老年高级人才思想素质好、有丰富工作经验且使用成本低(指不需支付养老金、公积金等费用),一旦录用,将是一支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

  本着“盘活人才存量,充分发挥各类人才效益”的出发点,杭州市很快建起了“夕阳红人才库”。除了普通上门登记外,他们在杭州人才网(www.hzrc.com)上也专门开辟了“老年高级人才免费登记处”,同时给在杭的各大科研院所发出合作信函。

  分析“人才库”至今成效不明显的原因,杭州市人才市场负责人表示:老年人普遍不会电脑,无法适应现代办公条件,是其中的最大障碍。此外,企业最需要的,一般是专业技术类人才,而目前来登记的以行政管理类居多,这在供需结构上也存在一定矛盾。

  为此,杭州人才市场有关专家提醒,下列老年人才可能更易获得机会:刚退休的老人,高级会计师、机械类工程师和从事化工、设计等跟杭州本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级人才。

  本报记者 沈爱群

  本报通讯员 泓 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