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桂仙原是桐庐县城东头的居民,是五个孩子的母亲。上世纪60年代初,她担任东门四村村干部兼治保主任。她工作积极,敢想敢干,但说到底,还是个一心巴望能过安生日子的平常女子。“积德不积怨”是她做人的宗旨之一。
可后来,她内心的平静被打破了。一天,她看见街上一个乡下女人正撞天撞地地哭,许多人围着在叹气,一问,原来这女人的婆婆病重住院,她回去借钱,可坐船刚回到县城,没出东门码头,钱就被偷了。那女人哭着喊:“这叫我怎么做人呀,这叫我怎么活呀……”不知怎的,毛奶奶脸红了,因为她是东门头的一个治保人员,贼在害人,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呀!
那阵子,县城接二连三出现老百姓钱包被偷案件,东门头码头更是扒手频频作案的地方。遭窃的群众,有的哭天哭地,有的甚至差点自杀。毛桂仙立誓:为民除害,与贼作对。于是,她专门向派出所的同志讨教识别和对付小偷的办法。
上街买东西,她看见一个形迹可疑的人进了商店,就立即跟了进去。果然她看见那人把手伸进一个老人的衣服口袋,她抓住那只贼手就大喊起来:“抓贼呀!抓贼呀!”周围的人闻声拥上来,那小偷“扑通”跪地求饶:“大姐,放了我吧,再不敢了。”“谁听你的!”七手八脚地,大家就把那贼捆了个结结实实。毛桂仙大声说:“走,上派出所去!”
那是她这辈子第一次与小偷打交道,事后还“咚咚”地心跳个不止。可街上却传开了毛桂仙“徒手抓小偷”的佳话,她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在东门头,走到哪里,人们都向她伸大拇指。这让毛桂仙乐了,她逢人就说:“不是说做贼心虚吗,小偷也是纸老虎,只要大家提高警惕,团结起来跟他斗,小偷就‘歇火’啦!”
此后,毛桂仙与扒手越斗胆越壮,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名气更是越来越大。1966年,她被吸收参加了县公安部门组织的“反扒小组”,从此,毛桂仙抓贼,由“业余”变“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