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多阴雨。每天,周庆义照例要到位于平湖市老年活动中心的门球场巡视两遍。他说:“没有去过,我整天都会觉得不舒服。”
自2003年5月走马上任市门球俱乐部主任以来,小小的门球,就成了他魂牵梦萦的事业。为此,他倾注了全部心血。
平湖市老年门球运动基础不错,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年人中倾心这项运动的就大有人在。但原先,全市只有一个门球辅导站,门球运动也未具规模。2003年,在老周的倡导下,全市终于成立了老年人门球俱乐部,隶属市老年体协。
门球活动的开展,主要靠场地。周庆义担任门球俱乐部主任还不到3年,已两次修建门球场。第一次是在2003年,原有的两块场地因年久失修,地面高低不平、松硬不一,队员打起球来尘飞沙滚,严重影响球艺的正常发挥。周庆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多次找有关部门领导协商后,终于在是年夏天将门球场整修一新。第二次是在2004年初,因城市规划需要门球场搬迁。为了找到合适的场地,老周东奔西走,最终赶在这年底将门球场建在全市风景最优美的东湖边。这一次,沙地标准门球场一下子增至4块,总共花费50多万元。为了监督门球场的质量,老周天天和施工人员泡在工地上。老人们都说:“老周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对此,周庆义只是嘿嘿笑笑。
推进赛制改革,是老周对门球俱乐部的另一贡献。至今平湖市门球俱乐部下属已有25支球队,其中184名为女运动员。为了吸引更多群众参加这项运动,老周和他的同事们创造性地提出由当地企事业单位出资给每次赛事冠名。自2004年起,门球俱乐部已举办“交通杯”、“国土杯”、“天年杯”等各种冠名赛12次,参加人次近千人,不仅提高了门球运动在当地的知名度,也大大调动了各部门领导支持老年活动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老周提出俱乐部要大胆进行赛制改革,推出单月单人赛、双月双人赛,制订单、双赛新规程。单人赛每个运动员打3个球,每场20分钟,满分为15分;双人赛每个运动员打2个球,每场20分钟,满分为20分。凡是俱乐部会员,都可自愿报名,自由组合,由俱乐部统一编组。新赛制推出至今,共举行门球赛500场。大家普遍反映,新赛制具有健身性强、战术性强、参与性广等特点。
“体质强了,烦恼没了,情趣多了。”对周庆义来说,老人们参加门球运动的诸多体会,就是对他的最大奖赏。
本报记者 沈爱群
通讯员 徐土根
沈全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