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文摘
3  4  
PDF 版
· 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
· 83家民办福利机构 首获资助
· 干涉老人再婚 可能犯法
· 莒县老人的布老虎情结
· 开发高智力 老龄人才资源
· 三面红旗万岁
· 当代孝道蕴含何种内涵
· 睡眠新解
· “驸马”出自何处
· 人为何会 一夜白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当代孝道蕴含何种内涵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孝道一直是中国社会重要的行为规范之一。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孝到底意味着什么?

  孝,是一种代际互报关系 费孝通先生曾经指出,“在中国,是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又赡养乙代”。这是一种“下一代对上一代都要反馈的模式”。这种社会制度,保证了父母在丧失劳动力之后,仍然可以老有所养,安享晚年。所以,从社会本质来讲,孝是一个代际互报的关系。

  孝,是一种逻辑 代际的互报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可以遵循的逻辑。我们认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信任这一事物之间潜存着的逻辑,有理由说服自己去付出爱和劳动。正是“积谷防饥,养儿防老”这样一种逻辑,推动了人们爱护幼小、抚育后代、积累与传递物质与精神财富的行为动机。

  孝,是一种价值观 尽管现在“孝亲敬祖”内容有了改变,而尊重和感激父母、实现父母期望、令父母感到荣耀,依然是许多子辈的心愿。于是,孝作为表达价值观的意义会逐渐凸现出来。

  孝,是一种文化财富 尽管现代社会不再是“经验社会”,老人所积累的经验快速贬值,新的知识大量涌现,出现“互喻社会”和“后喻社会”的现象。但是,老人的伦理价值还会因孝道的存在而存在。老人的价值在于体现一种报答的文化,体现一种人情的文化。这种文化的营造,会造福每一个将走向终老的人们。     摘自《北京科技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