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PDF 版
· 独生子女老人生活有保障
· 北京两成老人 愿“异地养老”
· 美国志愿者走进社区老人家
· 山东媳妇韩守彩 两次带着公公改嫁
· 七旬老人和《宁波的中国之最》
· 莫与儿孙 做马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2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临安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发放奖扶金
独生子女老人生活有保障
  本报讯 临安市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率先实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制度,到去年底,全市符合条件的867名农村老人都已领到了每人每年600元的奖励扶助金。老人们高兴地说:计划生育好,政府给咱来养老。

  国家有关部门对农村部分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发放奖扶金制度出台后,临安市广泛宣传,做到上门核实、审核公示道道把关,很快就确认了首批奖扶对象。为了把这项有利于群众的事办好,奖扶金专款专用,给每个奖扶对象建了独立的银行账户。一些乡镇还敲锣打鼓地将银行存折送到奖励对象手中。

  这项政策为那些较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带来了实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太湖源镇潘村李长胜夫妇俩今年可算是过了个称心年。老人与经济条件较差的独生女儿相邻而居,因外孙仍在读书,女儿基本无法接济他们。拿到奖扶金后,老人到镇上取出了存折里的600元钱,置办了猪肉、鱼等年货,开开心心过了年。浪口村70岁的周林仙老人年轻时是村妇女主任,当年她整天忙于集体的事,只生育了一个女儿。如今已四代同堂的她拿到奖扶金分外感动,她说,虽然钱不多,但表明政府没有忘了我们这代人所作的贡献。

  奖扶金的发放,推动了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许多独生子女夫妇过去对领独生子女证无所谓,现在都主动办了独生子女证,仅於潜镇就达1000多户。

  链接:我省将全面推广农村部分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扶金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凡夫妻俩均为我省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在1973年至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现存一个子女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人,每年可享受不低于600元的奖扶金,直至终生。全省约有10万农村老人在今年可领到奖扶金。

  本报记者 谢芬芬

  本报通讯员 梁振兴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