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家报纸日前刊登“陈老汉在家离世三个月才被发现”的报道,读后感慨万千。造成这种悲剧的主要原因,一是子女麻痹大意。陈老汉的老伴和一子一女都在西安经商。他们明知陈老汉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也不常打个电话问问。二是老人与邻里关系一般。如果老人有几个邻居好友,平时经常来往,彼此有个照应,也不至于如此结局。
时下,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也被打破,独居老人越来越多。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构建和谐社会,凡独居老人的子女,不管长辈的身体好坏,都不能掉以轻心,老人家中装电话自然不必多说,就连老人邻居或朋友的电话号码也应详细记录在册,并把自己的联系方式也告诉他们,必要时可向他们预付话费。当然,子女要主动、经常打电话问问,及时了解老人的情况。此外,独居老人自己要增强防范意识。远亲不如近邻,一定要搞好邻里关系,多交几个朋友,与他们建立“请销假”制度,如果有事外出,不要怕麻烦,应把时间地点告诉他们,向他们“请假”;回来时再向他们“销假”。村(居)委会倘若为独居老人建立档案并为他们确定专门联系人,则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