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2版:关注

文章导航

居住成本上升 就业门槛增高

看“嘬老热潮”的全球化

  本报记者 赵培希 整理

  当象征独立的成年生活,被高昂的生活成本和不确定的经济环境吞噬,全球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被迫退回家庭依赖父母支持。从美国到日本,从欧洲到东南亚,一场无声的“嘬老”浪潮正席卷年轻一代,重塑着家庭结构和社会经济模式。

  据环球时报、澎湃新闻

  美国:为将来做打算

  “归巢”现象在美国年轻群体中十分普遍。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在18岁至34岁的年轻人中,只有9%的人认为父母确实过多地介入了他们的生活。Z世代(通常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似乎对不肯放手的父母有很高的接受度。

  大多数Z世代都认为,现在靠自己谋生比他们的父母刚开始创业时更困难。

  “我这么做是明智的,可以在省房租的情况下为将来的事业与生活做打算。”27岁的安妮·卡斯纳兹这样解释她为何与母亲住在一起。为偿还学生贷款,卡斯纳兹大学毕业后做过一系列工作:在一家快要倒闭的纸媒卖广告,在一家超市做装袋工,在酒吧当服务员。

  但她后来发现,每一份工作只不过是让她“从一个经济窘境陷入另外一个”。后来她回到家,想要聚焦于一些“长期目标”。

  为何美国年轻一代“嘬老族”陡然增多?

  美国《纽约时报》分析称,因为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年轻人经历了“不幸的经济发展趋势”,他们大学毕业时正值房地产和金融体系遭受经济危机,导致他们负的债比以往毕业生都多。

  2014年,近45%的25岁年轻人有未偿还的贷款,平均数额超过2万美元。2014年左右毕业的大学生,半数以上失业或者不充分就业。

  日本:“单身寄生族”盛行

  1997年,日本中央大学社会学教授山田昌弘为日本“啃老族”发明了一个词——单身寄生族。

  如今,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指代与父母同住的未婚人士。这些年轻人认为,与父母一起生活,可支配收入就会更高。节省下来的开支用于自己的爱好等,但当这一群体进入中年,而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后,便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日本内阁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日本,不工作、不上学或不参加任何培训活动的人超过116万,约占日本劳动年龄人口总数的2%,其中,40岁至54岁年龄段有45万人。35岁至54岁人群中,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人超过400万。

  面对这一问题,日本政府与社会却难以找到对策。由于人口结构已经严重老龄化,日本大多数选票掌握在老年人手中。如果政府出台对“啃老族”不利的政策,爱子心切的老年人说不定会用选票来表达不满。

  德国:年轻人的“青春期”延长了

  《环球时报》曾报道一位21岁的慕尼黑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生本尼,他每天在学校完成学习任务后,开车40分钟左右,回到35公里外的父母家。

  “我每周都会做家务,帮忙修修草坪,也能安心学习。”本尼告诉记者,他的女友和很多朋友也都是与父母住在一起。

  德国汉堡大学青少年研究学者马努拉·海因茨表示,德国年轻人的“青春期”延长了,他们的“自我发现”阶段持续需要更长时间,在此期间,他们更想待在家里寻找未来的方向。

  本尼的母亲克劳迪娅则表示:“时代不同了,我们会给孩子更多时间。如果硬要本尼搬出家,我们也担心会对他的心理造成打击。”

  柏林家庭咨询专家克里斯蒂娜·林德尔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现象,许多父母也乐在其中,为家庭成员构筑一个安全网,告诉他们“一直有人在你身边”。

  事实上,即便搬出家,大部分德国年轻人也会选择距离父母家不远的住所。一项调查显示,3/4的德国年轻人的住所距离父母家不超过2个小时。


浙江老年报 关注 a0012 看“嘬老热潮”的全球化 2025-10-24 浙江老年报2025-10-2400017;浙江老年报2025-10-2400011;浙江老年报2025-10-2400015;浙江老年报2025-10-2400016;浙江老年报2025-10-2400018;浙江老年报2025-10-2400019 2 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