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具“减重”7%
企业省下500万元
韩承乙 本报记者 包勇
一张桌子、一台电脑、17台实验设备……这是省级银发人才舒康颖在永康市翁氏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站,记者见到舒康颖时,他正在笔记本上计算新材料的成分比例。
10月21日至22日,省级银发人才助力浙中科创走廊科技创新活动在金华永康举办。翁氏科技有限公司也在活动中亮相。
“现在做的就是通过开发新材料,给炊具‘减重’。”放下手中的笔,舒康颖笑着说。
永康市翁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翁洪耿接过话茬道:“在铝合金里增加新成分,可以让炊具在保持强度的前提下‘瘦身’7%,每年能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约500万元。”
不光让炊具轻量化,舒康颖还通过改进模具,让成材率提升到85%以上,从炊具源头设计模具为企业减轻负担。
舒康颖是省级银发人才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胡蓓姿、余振波、应向伟、吴巧玲等一批银发人才奔赴企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转化效率超40%的可量产太阳电池设计项目、高效自适应的高速插秧机插植控制系统研究和开发……10月22日,12位省级银发人才与金华企业结对,助力重点项目发展。细看这12个项目,涉及工业、医药、农业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坚,成色十足。
作为全省科创格局的重要一极,浙中科创走廊正处于从集聚发展向质效提升跨越的关键阶段,这次结对使银发人才为走廊的高质量发展注入“银发智慧”与“经验动能”,助力其在关键阶段突破瓶颈、加速跃升。
一直以来,浙江非常重视银发人才作用发挥。6月18日,浙江银发人才服务中心启用,联动11个市级中心,贯通90个县级服务中心,延伸覆盖287个服务站、点,逐步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全域协同服务体系。
除了搭建平台,省委老干部局还分层分类汇聚人才资源,截至目前,已入库银发人才3.5万余名,培育品牌团队(工作室)473个。
为了让银发人才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和有效配置,浙江探索需求清单、供给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形成了各方需求点单、党委政府派单、银发人才接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