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5版:乐智

19公分巨瘤“堵”住肝脏

中医药介入让患者“带瘤生存”

  确诊时肿瘤13公分,一年半后疯长……74岁的唐先生(化名)面对的不仅是巨块型肝肿瘤的凶猛攻势,还有因高龄和未明确病理类型而带来的治疗困局。当介入治疗和靶向药相继“失效”,体重暴跌、生命质量急剧下降时,中医介入让他重拾生命的信心。

  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院院长孙彩珍强调,对于中高龄肿瘤患者,治疗目标不应仅是“歼灭”,更应是“共存”。

  当“猛药”遇上“弱体”

  2022年,唐先生被确诊为肝肿瘤,肿瘤直径已达13公分,属巨块型。起初接受介入治疗,病情短暂受控。但随着治疗次数增加,介入效果减退,后续服用靶向药又出现耐药性,肿瘤控制不佳,持续增大。去年7月复查,唐先生的肿瘤已长到19公分。

  肿瘤压迫让唐先生痛苦不堪,一个月内体重下降10多斤。孙院长说对于70岁以上的高龄肿瘤患者,治疗选择是一场慎之又慎的“精细仗”。“高龄患者往往脏器功能衰退,耐受性差,多次介入、放化疗等‘攻伐’性强的治疗后,可能导致身体无法承受,肝功能急剧恶化,加速病情进展。”这意味着,常规的、以“攻毒”为核心的治疗模式,在高龄患者身上可能面临无计可施的瓶颈。

  从“除恶务尽”

  到“带瘤生存”

  走投无路之下,唐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找到孙院长。孙院长通过中医辨证,找到了问题的核心:“肝气郁结日久,导致正气严重亏虚。” 她形象地解释,患者的身体内环境就像一块阴暗潮湿的土地,肿瘤这棵“毒草”因此疯狂生长。当务之急不是一味地拔草,而是先改良“土壤”。

  孙院长为唐先生制定了“疏肝散结、扶正固本”的中医方案。“第一步不是攻肿瘤,而是‘保肝’和‘扶正’。” 孙院长说,“先用中药疏解郁结的气机,减轻肝脏负担,改善恶心、腹胀等症状;同时大力补充身体的正气(免疫力),改善营养状况,目标是让虚弱的身体有能力与肿瘤‘和平共处’。”

  经过一年坚持服用中药调理,唐先生的复查结果带来了惊喜:肝脏肿瘤不仅没有继续增大,反而缩小了1公分,且形态从圆润的块状变得扁平,对周围脏器的压迫显著减轻。更重要的是,他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已经能能自行下楼散步、买菜,甚至还积极参与了社区围棋、书法等社交活动,实现了高质量的“带瘤生存”。 孙院长强调,通过中医药的整体调理,改变肿瘤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许多患者完全有可能实现与肿瘤共存,重获有质量的生活。

  记者 徐小翔

  今天起至 11月4日,孙彩珍院长拿出20个免费专家号送给本报读者。有需要者请拨打本版左上方热线电话预约。

  孙彩珍


浙江老年报 乐智 a0015 中医药介入让患者“带瘤生存” 2025-10-21 浙江老年报2025-10-2100014;浙江老年报2025-10-2100015;浙江老年报2025-10-2100016 2 2025年10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