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外伤却痛到坐立难安
20分钟微创“补骨”让她告别“坐睡”
本报讯(通讯员 童言 记者 徐小翔)“医生,求您救救我妈妈。”前几天,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诊室,73岁的殷大妈被家人推着轮椅进来。
接诊的杨迪主任医师仔细致询问。原来,殷大妈没摔没碰,却突然胸腰背部剧痛,尤其翻身、起床时,疼得连动一下都不敢。“不是不想躺,是躺下了就起不来,只能硬撑着坐着,一坐就是一整天。”老人的话里满是无助。
凭借多年临床经验,杨迪判断大概率是椎体出了问题,当即安排磁共振检查。结果很快出来:胸12椎体骨折。更棘手的是,殷大妈骨质疏松严重,骨头脆得像风化的木头,没外伤都能断裂。“保守治疗得卧床1-2个月,不仅骨头可能长不好,还容易引发肺炎、血栓、褥疮,老人身体根本扛不住。”杨迪解释,“但咱们有办法,做个微创手术,术后很快就能下床活动。”殷大妈和家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手术当天,杨迪在局部麻醉和严密监护下,先是通过X线机精准定位,将一根穿刺针稳稳扎进骨折椎体,接着置入球囊,缓缓撑开塌陷的骨质,在椎体内“拓出”安全空间,慢慢注入骨水泥。这步被俗称为“打骨水泥”的操作,正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核心技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整个手术仅用20分钟,皮肤上只留下两个0.8厘米小孔,几乎看不见伤口。术后,殷大妈立刻感觉胸腰背痛减轻了大半,原本僵硬的腰杆能轻轻活动了,第二天戴上腰围尝试起床,不仅能自己翻身,还能慢慢走动,甚至能扶着桌子喝水、吃饭。
出院时,杨迪反复叮嘱术后注意事项:要坚持吃治疗骨质疏松的药,按疗程吃够数年,平时多练腰背肌力量等。如今,殷大妈已能正常散步、做饭,彻底告别了“坐睡”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