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术重塑骨骼
守护晚年生活的“隐形拐杖”
施杜诺安 本报记者 包勇
当岁月在骨骼上刻下痕迹,这根支撑着老年人生活的“隐形拐杖”,成了许多人晚年难以回避的“隐痛”。一些看似寻常的不适背后可能藏着骨科病的身影,它们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老人的行动能力。
关节置换术
为骨骼重塑“新生”
65岁的程大爷以前总爱去公园遛弯,近两年却因为膝盖疼痛很少出门。起初只是走路多时右腿膝盖会疼,休息后便能缓解,后来疼痛更加频繁。程大爷试过各种办法,病情得不到缓解反而日益严重。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骨科主任季成为程大爷做了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右膝关节病:膝关节老化、活动受限、软骨磨损严重,脆弱的膝盖已经难以承受站立和行走的重负。经综合评估,程大爷身体状况符合手术条件。“膝关节置换术就是把膝关节内损坏的、影响到关节正常活动的软骨及其以下骨面部分切除,置换成人工假体。”季成说道,“多数病人能够在术后恢复日常活动。”
在关节运动医学团队共同协助下,季成顺利地为程大爷置换膝关节。术后第二天,程大爷就能手扶助行器行走。
季成告诉记者,临床中最常进行的关节置换术为髋关节和膝关节,除此以外,老年人跌倒后常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也可通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来进行治疗。
老年骨科病
高发病率下的隐匿危机
季成告诉记者,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是关节炎的高发部位。年龄的增长无疑是“元凶”,骨密度下降、骨质流失加速都会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多孔。同时,长期磨损与退化,关节软骨会逐渐变薄、磨损,关节间隙变窄,导致关节出现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情况。
更令人担忧的是,老年骨科病往往具有隐匿性,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预防要走在治疗前。”季成建议,日常可通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保证均衡饮食与优质高蛋白摄入、适度户外运动等方式为骨骼筑起一道坚固防线。骨骼的寿命是生命质量的刻度,让银发岁月远离“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