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说法

大爷手握公证遗嘱过户“被拒”

公证遗嘱并非直接过户凭证

  章大爷(化名)手握父亲的公证遗嘱,却在房产过户时遇阻,经法院审理确认遗嘱效力后才完成了过户。

  这一案例揭示了,公证遗嘱并非直接过户凭证。遇到类似章大爷的情况,该如何应对?记牢两句话:无争议找公证,有分歧找法院。

  公证遗嘱在手,过户却被拒

  父亲老章2021年在公证处立了份公证遗嘱,明明白白写着名下杭州的商品房留给章大爷。

  可2023年父亲去世后,章大爷揣着遗嘱和死亡证明去不动产中心办过户,却被工作人员拦住了,工作人员告知他:“仅有公证遗嘱不够,得要继承权公证书或法院的裁判文书才行。”

  更让他犯难的是,远在国外多年没联系的弟弟一口回绝,说没时间回来配合。无奈之下,章大爷只好把弟弟告上法院,这才解开了“死结”。

  判决:

  法院查清事实,遗嘱效力终确认

  法院开庭时,重点核实了三件事:通过公证处的录像和公证员证词,确认老章立遗嘱时头脑清楚,是真心想把房子留给大儿子;民政部门及相关单位证明,老章2010年离婚后没再结婚,父母早逝,只有章大爷兄弟俩两个孩子;房产档案也显示,这套房是老章2016年全款买的个人财产,没产权纠纷。

  法官还查明,这份2021年9月16日的公证遗嘱是老章最后一份遗嘱,之后没再变更过。按照《民法典》“数份遗嘱内容冲突的,以最后一份为准”的规定,法院一审判决房子归章大爷继承。弟弟没上诉,判决书生效后,章大爷很快就办好了过户。

  律师:

  无争议找公证,有分歧找法院

  遗嘱的核心是帮老人定好“遗产给谁”,避免子女日后为家产起争执。就像章大爷家,如果没这份遗嘱,即便他常年照顾父亲,也只能和弟弟“多分”而非“全得”。有了遗嘱,就能按老人的心愿定向传承,减少继承纠纷。哪怕暂时过不了户,遗嘱也是法庭上确认遗产归属的关键证据。

  过户遇阻?两个办法帮您解决。

  无争议选公证,大家配合更省心。如果子女们对遗嘱没意见,则全体法定继承人一起去公证处,签份同意按遗嘱继承的声明,公证处审查后出具继承权公证书,就能凭继承权公证书过户。优点是方便、快捷,但必须所有人都配合。

  有分歧找法院,法律撑腰更踏实。要是家人意见不合,或者像章大爷弟弟这样不愿配合的,就可以去法院起诉。法官会查清遗嘱是否有效、有多少继承人、房产情况等,最后用判决书或调解书确认继承权。这个办法的好处是具有强制力,哪怕有人不配合,法院也能依法传唤,而且生效裁判文书是不动产中心必须认可的过户凭证。

  人们常说“家有千般事,和睦最值钱”。一份清晰的遗嘱,是对家庭责任的提前规划,更是给子女留下的“安心符”。遇到继承过户的难题不可怕,记住“无争议找公证,有分歧找法院”的小窍门,就能让遗产传承顺顺当当。

  本文由浙江省法学会银发经济法治研究会提供,作者系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玉、鲍佳


浙江老年报 说法 a0006 大爷手握公证遗嘱过户“被拒” 2025-08-22 浙江老年报2025-08-2200008;浙江老年报2025-08-2200012;浙江老年报2025-08-2200013;浙江老年报2025-08-2200011 2 2025年08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