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关注

陆坚:
要有“第一个冲上去”的担当

  陆坚

  男,中共党员,1927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45年参加新四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立三等功2次。曾在杭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等单位任职,1981年离休。

  杨佳奇

  八月的杭州,蝉鸣裹着暑气在梧桐叶间流淌。

  脸上少有老年斑,虽然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当笔者第一眼见到陆坚时,不得不由衷赞叹,这哪里像99岁啊!

  说起前几天子女陪着去苏州玩时的情景,陆坚竟一字不差地背出了《枫桥夜泊》。由此,话匣子慢慢打开,重回那段烽火岁月。

  从商贾之子到儿童团小能手

  陆坚本名陆培祥,父亲开了家“济寿堂”药店,做善事治病救人。“人活在世上要多做善事、好事”,父亲的这句话,陆坚一直记在心中。

  抗日战争时期,陆坚父母接待过众多中共地下工作者和新四军的民运工作人员,安排他们吃饭和住宿,包括支持陆坚兄弟俩加入共产党。

  15岁那年,陆坚受家中大哥影响,加入抗日救亡儿童团,冒着风险发传单、贴墙报。

  “那时候觉得,能把日军暴行告诉更多人,就是最勇敢的事。”陆坚回忆道,儿童团的成员虽然年纪小,但大家都很爱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有一天,正在悄悄发传单的陆坚,突然看到前方一阵骚动,许多人纷纷朝东面跑,神色慌张。原来,是日军来扫荡。

  “我脑海里瞬间想到由我保管的儿童救亡团团旗还挂在家中,赶紧往回跑,把团旗折叠好用报纸包裹,一溜烟从后门逃走,顺手还把旗子塞进了稻草堆。”陆坚说,前脚刚走,日军就搜到了家里,躲过一劫。

  谈到当年参加抗日救亡儿童团时唱的歌,陆坚说忘记了曲调,却把歌词念了出来。

  党员要有“第一个冲上去”的担当

  1945年,18岁的陆坚与乡里几名有志青年一同投身革命,化名“金增”,开启戎马生涯。20岁时,他又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入党。

  党员该是什么样子?陆坚时常会问自己。这一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

  孟良崮战役打响。旅长刘飞带着200余名共产党员,硬生生冲破了敌人的防线。

  “那场仗打了四天四夜,水壶早空了,喉咙干得冒烟。旅长刘飞喊出‘党员站出来跟我上’,大家一块冲了出去。”回想当年,陆坚激动地说,“党员,不是勋章,不是名利,而是‘第一个冲上去’的担当。”

  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炮弹突然落在陆坚所在的阵地上。战友把他扑倒在地,炸弹在陆坚的耳边爆炸,左耳听力在硝烟中永远失去了。

  “那颗炸弹只是炸聋了我的耳朵,却带走了战友的生命。”讲到这一段往事时,陆坚的眼里泛起泪光,情不自禁翻开旧相册。曾经的战友,有不少人在战斗中离他而去。

  “共产党员就是这样,冲锋在前、视死如归,无所畏惧、不怕牺牲。”陆坚缓缓地说,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这样取得的。

  红色宣讲中的初心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他将名字改为“陆坚”。脱下军装,陆坚将自己比作螺丝钉,先后在浙江省劳动局技工学校、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杭州市人防办等单位任职,始终以党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

  离休后,他担任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特邀宣讲员和数十所学校校外辅导员,不顾寒暑,累计开展红色宣讲260余场,听众超10万人次。

  同时,他积极投身公益,为山区小学送物资,为希望小学和革命纪念馆建设捐款,累计达10余万元。他还兼任社区法律顾问,以多种方式践行党员使命。

  89岁时,他与女儿组成“父女宣讲组”。95岁高龄时,他仍活跃在杭小图直播间、“建党百年走进百校” 等活动中。

  “年逾古稀学如潮,有闲不休献余热”——陆坚在《赞宣讲团员》中写下的诗句,正是他晚年生活的写照。

  |青年说|

  变幻的是沧海桑田,不变的是红色基因。陆老的事迹让我们深受感动与教育。在老一辈的精神引领下,我们将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新时代续写新辉煌。

  杭州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杨旭煜


浙江老年报 关注 a0002 陆坚:
要有“第一个冲上去”的担当
2025-08-22 浙江老年报2025-08-2200014;浙江老年报2025-08-2200010;浙江老年报2025-08-2200009;浙江老年报2025-08-2200013;浙江老年报2025-08-2200012;浙江老年报2025-08-2200015 2 2025年08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