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全国生态日
来“青绿乡村”体验生态之美
本报讯(记者 徐雨阳)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乡村山水交融,地域特色鲜明。本期“乐游”,邀您跟着记者一起看“浙”些华丽蜕变的“绿水青山”。
杭州·下姜村
位于淳安县枫树岭镇的下姜村,曾是一个“土墙房、烧木炭、半年粮”的贫困村。通过关停污染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下姜村实现了从“穷山村”到“绿富美”的蜕变,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美食推荐:米羹可以说是下姜版“十全大补汤”——米浆打底,加干菜、笋丁、肉末,文火坐灶不断搅动熬煮,未出锅便已香气四溢,入口绵密易消化,对银龄游客尤为友好。
湖州·余村村
余村村曾以矿山开采为主业,环境破坏严重,此后通过关停矿山、复绿整治,转型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农文旅融合项目,成为首批入选联合国“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美丽村落。
美食推荐:余村红烧肉,选用三肥两瘦的黑毛猪五花,竹炭慢煨4小时,肥肉入口即化,瘦肉纤维分明。
衢州·下淤村
时光倒流20年,下淤村曾是一个以采砂卖砂为生的“灰头土脸”小村庄,彼时的下淤,挖砂船轰鸣、水面浑浊,水生态环境堪忧。2013年起,当地开展全流域系统治理,通过治水造景保护性开发,已蝶变为浙江省金3A级景区村庄,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间”和“艺术乌托邦”。
美食推荐:钱江源鱼头采用水库活鱼,开盖时鱼汤奶白如豆浆,混合着紫苏的鲜味直往鼻子里钻。
舟山·新建村
10多年前,新建村没有突出的自然资源优势,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这个海岛渔村成了“空心村”。如今,新建村成功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振兴之路。
美食推荐:来到新建村怎么能错过一碗东海海鲜面,肥嫩鲜甜的梭子蟹、薄壳无沙的蛤蜊、肥厚饱满的炸带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