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里藏着“鸽子蛋”和“蚕豆”?
这三种声音嘶哑需注意
本报讯(通讯员 马梦迪)“医生,我这嗓子哑了快两年,现在跟家人交流要靠喊,连问个菜价都费劲……”62岁的王阿姨走进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门诊时,沙哑的嗓音里透着焦虑。
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虞昆接诊时发现,王阿姨颈部左侧有明显隆起。“这个鸽子蛋大小的甲状腺肿块已经导致压迫气管并导致其向右偏移。”虞昆解释,“但声音嘶哑还需要排查声带问题。”
喉镜检查结果揭示关键病因:左侧声带生长了一个蚕豆大小的囊肿,已阻塞声门约三分之二。“声带就像乐器的簧片。”虞昆用形象的比喻说明,“当囊肿阻碍了声带正常闭合与振动,就会导致持续性声音嘶哑。”
“王阿姨的情况具有警示意义。”虞昆强调,声音嘶哑超过两周就应引起重视。临床常见病因包括甲状腺结节压迫、喉返神经损伤,甚至甲状腺恶性肿瘤侵犯等。
多学科会诊后,医疗团队为患者制定了精准治疗方案: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声带囊肿切除+甲状腺肿块处理”的联合手术。耳鼻咽喉科王强主治医师介绍:“一站式手术既减少麻醉风险,又能实现双重治疗目标。”术后查房时,王阿姨清晰说出“谢谢”二字,让医护团队倍感欣慰。
专家提醒,这三种嗓音异常要当心:持续性声音嘶哑,呈晨轻暮重特点。发声易疲劳,伴咽喉异物感。进行性发音困难。平时科学护嗓注意四要素。合理用嗓:避免长时间高声说话。改善习惯:减少清嗓动作,保持语调平稳。适时休声:用嗓频繁者建议“说一小时休息十分钟”,炎症期严格声休。环境管理:保持空气湿度,远离烟草及粉尘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