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第一句话:护士,我的平板呢?
103岁爷爷的向阳人生
本报讯(许南涛 记者 孙磊)日前,刚从重症监护室(ICU)醒来,103岁的杨爷爷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竟是:“护士,麻烦帮我拿一下平板电脑。”
一个多月前,老人因直肠肿瘤反复便血,生命垂危。面对如此高龄,手术风险较大。然而,医生综合评估后,以及被老人“拼一拼”的坚定意志所打动,一场生命攻坚战打响。
术后苏醒,老人第一时间向医护人员竖起两个大拇指。紧接着,那句“平板请求”便脱口而出,惹得周围人忍俊不禁,女儿笑着回忆:“我们都懵了,刚醒就问护士要iPad,还问有没有网。”
“103岁高龄患者手术成功,其意义已远超医学本身。”浙江康静医院的徐大成主任强调,“它向所有人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高龄并非手术禁区。科学评估、精准施治,生命完全可能创造奇迹。”而此刻,杨爷爷的平板屏幕,或许正定格在某个乒乓球比赛的精彩瞬间,满是岁月痕迹的脸庞上依旧神采奕奕。
如今,转回浙江康静医院休养的杨爷爷,病床俨然成了他的“数字乐园”。清晨,他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摸索枕边的平板电脑。指尖在屏幕上滑动,世界便在眼前展开:追看一场酣畅淋漓的乒乓球赛直播;兴致来了打开文档,写下几行随笔:“人生之路,充满回忆,相遇的人,不可忘记,有缘的人,用心珍惜,祝愿我们平安一生。”然后熟练地登录微信,发给天南海北的亲朋老友。平板,成了这位听力渐弱老人连接世界的主要窗口,也是他感知时代脉搏的“新闻眼”。
“90多岁时,女儿让我学电脑,我还嫌麻烦,说这么大年纪学它干啥?”杨爷爷乐呵呵地拍着床沿,“现在可好,放不开手喽。用它看看股票行情,追各种体育比赛,跟老朋友、新朋友聊聊天,日子有趣得很。”他的微信好友列表堪称“跨世纪”,既有至亲故旧,也有不少忘年之交,甚至还有素未谋面的网友。谁能想到,那个在朋友圈分享生活的账号主人,竟是一位跨越百年的老人。
“心态好”是老人常挂嘴边的秘诀。术后面对镜头,他特意换上了喜庆的红色衣服为自己打气。这份超乎寻常的豁达,温暖了整个病区。主管医生由衷感叹:“太多家属因‘高龄’二字就放弃了治疗可能。但这位百岁老人用他的行动和活力,告诉我们——年龄,从来不该是向生命低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