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前膜加白内障孰轻孰重
本报讯(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吴煜波)“医生,我的眼睛从前往后都出了问题,怎么办?”近日,66岁的何阿姨一踏入诊室,便满脸愁容地倾诉。这一年来,她的视力逐渐衰退,本以为只是白内障,就诊时却被告知还患有黄斑前膜,医生建议进行眼底大手术。幸运的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在绍兴开设了越城院区,并且有黄斑疾病专家坐诊。得知这个消息,何阿姨便赶到眼科中心毛剑波主任的门诊。
经过检查,毛剑波安慰道:“黄斑前膜并不一定非要手术。目前影响视力的主要问题是白内障。”他解释,黄斑前膜手术有着明确指征,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立即干预,盲目手术可能带来不必要风险。
黄斑前膜分为四期,视网膜结构损伤逐渐加重,视功能也随之越来越差,手术必要性也随之增加。何阿姨的黄斑前膜尚处于I期,对黄斑结构尚未造成明显影响,因此暂时无需考虑眼底手术。只需每6-12个月进行定期随访。
毛剑波团队为何阿姨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双焦散光人工晶体植入术。这一方案不仅能让何阿姨术后无需佩戴老花镜就能看远看近都清晰自如,还能有效降低全眼散光,提升视觉质量。术后第二天,当何阿姨摘下纱布,眼前的清晰景象让她惊喜不已。
毛剑波提醒,5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定期进行视力及眼底检查,以便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