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爱夫妻真的有心灵感应
心理专家:关系越亲密,脑电波越同频
本报讯(记者 林乐雨)近日,记者采访了一对在亲友间很是出名的恩爱夫妻。徐叔叔和赵阿姨结婚已有40年,在采访过程中,两人时不时出现“神级互动”。比如会脱口而出同一句话,哼唱起同一首歌。徐叔叔一个动作或表情,赵阿姨能立刻捕捉到他的情绪变化,然后主动引导话题。平日外出购物,赵阿姨往货架上扫一眼,多数时候,徐叔叔都能准确取下她心仪的商品。
人们常用心有灵犀形容人与人之间的默契。杭州市上城区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科主任朱华平表示,这些看似神奇的心灵感应并非空穴来风,长期相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共鸣与脑电波同步,具有一定科学依据。
人与人互动时,大脑活动在时间、空间或频率上会表现出协调一致的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神同步”,学术上被称为“人际神经同步”。朱华平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是影响“人际神经同步”最重要的因素。关系越和谐、越亲密,形成同步的时间越短,出现同步现象的频率越高。研究发现,恩爱夫妻或浪漫伴侣在情感协调和神经同步性方面显著高于亲密朋友。
当两个陌生人初次互动,如果他们的大脑活动开始同步,这会增强彼此的共情和理解,产生一见钟情或一见如故的感觉,这可能正是两人互相吸引的神经基础。夫妻经历常年磨合,可能会从最初的“脑电波合拍”进阶到生理、情感、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全方位同步。研究表明,亲密关系中的人往往会在无意识中“同步呼吸”或“心跳一致”,常对同一件事做出相似反应,甚至无需言语沟通就能达成默契。
朱华平提醒,老夫老妻间的“人际神经同步”通常较为牢固,但若关系常年疏离,疾病导致认知能力下降与性格的突然变化可能打破这种默契。如果夫妻间的默契突然消失不见,要警惕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