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节 拥抱树木能解压?
医生:有一定作用,但要注意三方面
本报讯(记者 林乐雨)“许多病都是愁出来,只要心理压力能够及时纾解,多数疾病就会自然远离。”60岁的徐阿姨说,日光浴、瑜伽、冥想,只要是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活动,她都愿意积极尝试。近日,她在网上了解到一种“抱树疗法”,据说,只要走出家门,找到一颗合眼缘的树,张开双臂,拥抱上去,就能够改善情绪。缓解负面情绪竟然如此简单?徐阿姨对此抱有怀疑态度。
带着疑问,记者请教杭州市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朱华平。他解释,“抱树疗法”也被称为“树疗”,是一种通过拥抱树木来缓解压力和焦虑的心理疗愈方式,起源于北欧,确有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当人们在有树的环境中停留时,大脑中与压力相关的区域会变得更安静,心率下降,呼吸放缓,体内的压力激素水平也同步降低,这是因为树木能释放一种可以缓解压力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临床心理学家斯通克·劳沙尔在《拥抱疗法》一书中提出,“抱树”有助于提升人体内催产素的含量水平,它是一种与幸福感、快乐感、平静感和信任感等情绪体验息息相关的激素。
但朱华平提醒,在体验“抱树疗法”时,首先要选择安全的场所,避免在交通要道、污染严重的区域进行,置身于自然森林之中效果更佳。在抱树前,要先观察树木的卫生和安全情况,避免给皮肤带来损害。同时,抱树时要注意温柔些,不要破坏树木,毕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最后,这一疗法可以作为维持心理健康的辅助手段,但如果心理问题已较为严重,还是要及时求助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