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
早年,从高空俯瞰通元集镇,一条老街沿着秦溪北岸横贯东西。上岸,一条条小巷,从北边蜿蜒而来。这些小巷,一般以姓氏宗族命名,但也有例外,那便是有来历、掌故的。如小镇颇有名气的马坊弄,在当地的志书上就有它的传说,一说是通往法喜寺的马道,也有说是太平军放养军马之所。
在老人的记忆中,最早的马坊弄不宽,不超过一根扁担的长度。弄堂两侧,应该是房屋高低的山墙。
多少年来,光阴在这里细细地流淌,通元人就是穿梭在这些狭窄而悠长的弄堂里,度过了他们平凡而又漫长的人生,留下多少个故事,多少个典故,多少个记忆。
诗人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应该就是此类远离都市喧哗的江南廖寂小弄。石板铺就的长巷,一位黑发披肩、身穿白色长裙的女子,手执一柄素色的油纸伞,在这烟雨江南的小巷里踽踽独行。雨水溅湿了她的双脚,洇湿了长裙的下摆,有些碎草残花沾在上面。她轻轻地从身边飘过,渐行渐远,直到巷子深处,方始回首,嫣然一笑。
现在想来,多少次午夜梦回,或许不过是三生三世中的某个忧愁又彷徨的雨日,弄堂口的一次不经意的穿越旧梦。 张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