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 “方便”可友好?
1932年,上海《东方杂志》策划了一次征求“新年梦想”的主题活动,向鲁迅、林语堂、胡适等名流发出邀约。其中,暨南大学教授周谷城表示,梦想中的未来中国首要之条件便是:人人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如厕。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梦想。厕所是文明的尺度,也是国家发展的注脚。201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建筑师库哈斯将厕所列入建筑的15种基本元素之一,并称之为“终极的建筑元素”。无独有偶,哈佛大学遗传学家加利·拉夫昆曾表示,在延长人类寿命的诸多因素中,厕所是最大变量,现代公共卫生设施将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了20年。
2025年的中国正全面建设老年友好社会。每个人都应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当老年人在公共空间需要“方便”时,他们真的获得了方便吗?
详见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