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
十大流行语这样产生
林雨尘
12月2日,语言文字权威期刊《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4年度十大流行语。除了头版已经介绍的“银发力量”,其他九个流行语分别是:
数智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融合体,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智能向善——指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的福祉。
未来产业——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具有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
city不city——最早出现在美国博主保保熊的中国旅行视频中。“city不city”即“时髦不时髦”“洋气不洋气”,“好city”即“好刺激”“好开心”。
硬控——最早来源于游戏,指使游戏玩家在一定时间内无法操控自己角色的一类技能。如今形容某个事物或现象对某人产生强烈吸引力,让人无法转移视线和关注。
水灵灵地xxx——出自一位韩国女歌手在展示照片拼贴画时说的:“我就这么水灵灵地在中间,周围都是可怕的姐姐们。”网友们纷纷效仿造句,形容某种行为生动、鲜活或值得称道、引人关注。
班味——指因工作繁重、条件艰苦、关系复杂等,人们表现疲惫、面容憔悴、不修边幅。网友分享“洗掉班味”、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努力,如旅游、休假、社交、文娱等。
松弛感——指面对压力时从容应对、不慌张、不焦虑的心理状态。
小孩哥/小孩姐——指的是年纪虽小、却拥有非凡才能的孩子,让成年人自叹不如,便在“小孩”后加上表示敬意的“哥/姐”称呼他们。
在高校设置语言观测点
筛选坚持社会学、语言学评价标准
年度十大流行语是怎么选出来的?筛选的标准是什么?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
黄安靖表示,《咬文嚼字》是语言文字刊物,研究语言文字,长期开辟“时尚词苑”“网言网语”等栏目分析流行词语。这些栏目基本上将本年度出现的主要流行语囊括在内。另外,期刊编辑部团队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设立两个语言观测点,会收集整理大量现代语言新成分或者流行新词新语。
从9月开始,编辑部将期刊栏目刊发的新词语、观测点搜集的词语材料进行汇集整理,形成一个50-100条的流行语词表。同时,编辑部会多次开会头脑风暴,依照“社会学价值”及“语言学价值”评价标准,逐条分析讨论这些词汇,同时启动网络调查投票,编辑部论证和网络投票相结合,形成一个25条的词表提交给专家论证会。
黄安靖透露,在历年的年度流行语的评选中,《咬文嚼字》编辑部一直坚持“社会学价值”及“语言学价值”这两大评价标准。其中,“语言学价值”要求评选出的“流行语”对母语汉语作出贡献,能推动汉语的健康发展;“社会学价值”主要考虑流行语必须弘扬社会正能量,符合社会道德文明规范,反映时代特征,为一年的社会生活留下印记。
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专家、教授展开论证,根据25条词表,通过投票的形式产生15条流行语。杂志编辑部再以此为基础,展开媒体调查,邀请全国多家主要媒体的媒体人各自筛选10条流行语。最终,编辑部再根据专家论证、媒体调查、网友投票结果等产生“十大流行语”。
“‘银发力量’一词的年度特征非常鲜明。”黄安靖说,我国老龄化趋势显著,但随着我国基础医疗水平等方面的进步,银发族坚持“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仍活跃于社会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文化教育等,在社会中发挥银发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一年中,‘银’族词大量涌现,如‘银发浪潮’‘银发经济’等,凸显出银发族的重要作用和强烈的时代意义。”
流行语蕴含美好愿景
社会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参与
“银发力量”等词汇入选年度流行语,展现了怎样的社会愿景?
对此,浙江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金碧华认为,社会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参与,银发族是社会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目前该群体规模巨大、结构特点突出,充分挖掘其潜能,让他们能依托理论、技术、科研等方面的能力,继续在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发光发热。
“对于现在的一些老人而言,年龄只是数字,他们仍在为社会做贡献。”金碧华表示,“银发力量”入选2024年度十大流行语,展现出社会对银发族的关注以及对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肯定。
“其实在许多方面,老人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在他们有心且有力的前提下,应该给予他们更多机会,让‘银发力量’成为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金碧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