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2版:健康

被骗后为何坚信自己没上当?
一个心理学实验揭示真相

  心理学者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请大学生在实验中完成很多简单乏味的重复性操作,之后付给学生参与实验的报酬。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得到比较丰厚的报酬,另一组只得到象征性的一点钱。最后,让所有学生都填写一个问卷,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次实验是否有趣”,让他们对有趣程度进行评分。

  得到丰厚报酬的学生会对实验有趣的评分更高?结果正相反,仅仅得到一点钱的学生给出更高的分数。

  这可以看作是心理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得到丰厚报酬的学生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实验很无趣,因为他们得到了足够多的钱;而那些只得到很少钱的人,如果也认为实验很无趣,那结果只能是自己心情很糟糕了。

  实验巧妙地揭示了认知失调效应的神奇影响,实际上,它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有的人在经历诈骗后,即便反诈民警上门劝阻,仍然很难阻止受害者给骗子转账。除了骗术高超,认知失调效应也在其中发挥作用。

  上当受骗后依然相信自己没被骗,是为了保护对自己智商和判断力的正面评价。承认自己被骗会带来尴尬和自责情绪,为了避免这种内心不适,选择无视事实或寻找其他解释。这样的行为可以让人们保持对自我形象的一致性,并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通过了解认知失调效应,可以更好地理解决策、行为和人际关系中的一些奇特现象,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据北京精神卫生


浙江老年报 健康 a0012 被骗后为何坚信自己没上当?
一个心理学实验揭示真相
2024-12-06 浙江老年报2024-12-0600010 2 2024年12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