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关注

唐宋“朋友圈”引燃“新石头记”图景

  林雨尘

  本报记者 孙磊

  王安石最近有点忙。他的诗作《书语:观明州图》被宁波一家动画公司做成了书灯,入选省消保委评定的2024年“浙江特色伴手礼”。

  这个消息让杭州文创界有点按捺不住了——王安石虽然没有到杭州做过官,但曾经专门来杭拜访偶像范仲淹请教社会治理,之后还壮怀激越地写下了一首更著名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因此诗被推向顶流,宋朝士大夫纷纷前来打卡。那么,杭州算不算是王安石“熙宁变法”的萌发地?西湖周边的群山里,还深藏着哪些意义深远的大咖足迹?

  12月5日,本报记者随专家深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灵隐飞来峰和吴山,寻访“石头记”里的“朋友圈”。

  一次郊游

  链接北宋官场“欢喜冤家”

  王安石的不少同事、亲友到飞来峰留痕。灵隐管理处副书记、副主任邵群(文博研究馆员)指引记者在此看了许多题名刻石,譬如“李琮、朱明之、杨景略、黄颂、胡援、林希元丰二年(注:1079年)五月四日游灵鹫洞”。这里的朱明之就是王安石的妹婿,而林希则在1091年继苏东坡任职杭州知府。

  有意思的是,苏东坡是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到杭州的,这两人政见相左,但同为“唐宋八大家”,对彼此才情学养惺惺相惜,私交不俗。苏东坡从御史台之狱出来后,到黄州做了4年多的团练副使,之后特意去南京,与退职在家的王安石相会,共览江山之胜。可见“石头记”里,个个都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邵群笑着说,其实王安石20岁时就在杭州余杭县读书,宁波卸任知县后来杭差不多30岁,算得上是前途无量的年轻干部。前辈范仲淹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深深打动了王安石,这一老一少都以经邦济世为己任,“庆历新政”自然是核心话题。会面后王安石给范写了封感谢信《上杭州范资政书》表达景仰之意。不久,范就向宋仁宗推荐王,他病逝时,后者还挥泪写下《祭范颖州文》。

  一道清泉

  见证南宋宫廷恩怨

  在吴山景区十二生肖石下坎青衣洞,有一则唐代“朋友圈”。杭州市历史学会会长徐吉军说,南宋大诗人陆游曾因它卷入一场“宫斗”。

  青衣洞前流水潺潺,旁边石壁上刻有“涌泉”二字,洞口的题刻几乎湮灭:“大唐开成五年六月十八日,□□□南岳道士邢念、钱唐县令钱华记,道士诸葛监元书。”

  凤凰山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传说唐文宗开成年间,有位道士在这见到青衣童子入洞,瞬间失去踪影,只听洞中风雨声,一股清泉从洞中流出。

  陆游在随笔《南园阅古泉记》中如此描摹这处题刻:“按泉之壁,有唐开成五年道士诸葛鉴元八分书题名,盖此泉湮伏弗耀者几四百年,公乃复发之。”

  此文一出,迅速被当时杭州士官争相传抄,导致陆游被朱熹抨击“晚节不保”,因为大诗人笔下的“公乃复发之”,指向一位有争议的人物:权臣韩侂胄在吴山开凿私家花园,引青衣泉水作流觞曲水,常在泉边开沙龙,陆游也获邀成为座上宾,并在韩要求下作了《南园阅古泉记》。而韩和宰相赵汝愚“宫斗”,将赵启用的朱熹等人扣上“伪学”帽子。

  70多岁已经归隐的陆游,怎么会一不小心踩进了朝廷恩怨?其实他之所以应邀落笔,正因韩侂胄是主战派。一直期待“王师北定中原日”的诗人,还在文中提醒韩别忘记恢复中原。

  |记者手记|历史“朋友圈”今夕辉映

  这些被岁月侵蚀漫漶难辨的“朋友圈”,引燃浙江文化事业的“新石头记”图景。

  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许力曾作《唐诗之路上的唐代摩崖》一书。他认为,士大夫寻访山林高士往往抱有政治意图。这些隐逸的交游,成就上千首唐宋诗篇,摩崖题刻是有力佐证。

  浙江北部是唐代摩崖题刻遗存相对集中的地域。湖州长兴名胜顾渚山明月峡,唐代时影响力直达宫廷。这里的摩崖题刻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有写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风流才子杜牧。

  丽水青田摩崖题刻有南朝谢灵运的诗,还有唐代天宝年间诸暨县令郭密之的作品。郭氏入列《全唐诗》,他的挚友就是写下“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边塞诗人高适。

  走过先贤在浙江留下的踪迹,如同破解达·芬奇密码,总能遇到意外的惊喜。


浙江老年报 关注 a0003 唐宋“朋友圈”引燃“新石头记”图景 2024-12-06 浙江老年报2024-12-0600012;浙江老年报2024-12-0600013;浙江老年报2024-12-0600009;浙江老年报2024-12-0600014;浙江老年报2024-12-0600015 2 2024年12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