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0版:健康

幸亏上完厕所多看了一眼

这种疾病常见于六十岁以上人群

  前不久的一个早晨,60岁的汪阿姨吃完饭不久,突然感到左腹部一阵绞痛,直接冲向厕所。

  “最近饮食清淡、规律,不至于吃坏肚子。”一边这样想着,汪阿姨起身时回头一看,里面竟混着鲜红色血液。见状,她赶紧叫上女儿一起前往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到了消化内科门诊,接诊医生看了汪阿姨用手机拍下的“证据”,在询问病史后,初步给出诊断——缺血性肠病。

  随后,医生为汪阿姨安排住院治疗,完善肠镜等检查,进一步验证了缺血性肠病的诊断。经治疗,目前汪阿姨已顺利出院。

  缺血性肠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肠道血流不足,最终导致肠道损伤甚至坏死的一种疾病。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更常见于60岁以上群体。若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则发病率更高。

  缺血性肠病典型症状是腹痛,多位于左下腹,由于左半结肠的供血动脉较为细小,更易发生缺血。往往为突发性绞痛,轻重不一,进食后加重,腹痛时多伴有便意,部分患者会在24小时内排出与粪便相混合的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便。

  中老年人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便血,需警惕缺血性肠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轻度缺血性肠病可采取保守治疗方案,通常可自行好转。少部分患者病情恶化而发生肠坏死,需进行急诊手术尽早切除坏死肠段。

  缺血性肠病可能复发,因此生活中应注意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戒烟戒酒,适当身体锻炼。

  在疾病好转期(通常1周),可进食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如粥、面条,最好少食多餐。不建议饮用大量牛奶或食用大量糖,此类食物易造成胀气,加重肠道负担。

  处于疾病恢复期时,尽量食用清淡、软烂、温凉食物,避免食用芹菜、韭菜等纤维食物,后续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医生提醒,患者应注重定期复查,如果又出现腹痛、便血、腹泻、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据健康杭州


浙江老年报 健康 a0010 幸亏上完厕所多看了一眼 2024-05-10 浙江老年报2024-05-1000010 2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