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肠镜前服泻药“太可怕”
古方新用助患者克服恐惧
通讯员 陈岩明 祁骥 吴煜
本报记者 戴虹红
“我想试试这个新方法。”当听说做肠镜之前可以少喝1公斤清肠药后,徐阿姨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徐阿姨时常感觉嗳气和腹胀,之前做胃镜检查未发现重大问题,但不适症状始终存在。有些担忧的她,近日来到浙江省中医院就医。内镜中心主任张骏教授在详细了解既往病史后,建议徐阿姨做肠镜检查。一听到“肠镜”二字,徐阿姨下意识抗拒,因为“喝泻药的感觉太可怕了”。
此前,徐阿姨曾在某医院接受建议并准备进行肠镜检查。按照医嘱,她把做肠镜前需要用的泻药复方聚乙二醇带回家,晚上睡前配着1000毫升的水喝掉一部分药,她边喝边摇头,肚子难受,整夜没睡好。第二天一早,又得配着2000毫升的水喝掉剩下的药。“实在是喝不下,边喝边吐,药水还没吞下去,已经呕上来了。”
不久后,徐阿姨在另一家医院尝试用甘露醇替代泻药,但高渗透性的药物反应让呕吐更为剧烈,肠镜检查始终未能完成。这两次失败的经历,让徐阿姨对肠镜检查心生畏惧。
张骏表示,结肠镜检查作为诊断大肠疾病的有效手段,在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治疗和预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能够使结直肠癌发病率降低48%,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有效的肠道准备之上。一个清晰的肠道视野,对于发现和观察肠道病变,尤其是腺瘤性病变,至关重要。
据介绍,临床上,有10%至20%该做肠镜的患者,因畏惧喝检查前泻药,而不愿做,错过了发现肠内息肉或癌前病变的最佳时机。
针对这一问题,省中医院研发一古方新用药剂。传统的调胃承气汤在导泻方面有着独特作用,这一古方源自《伤寒论》,以其缓下热结、调理胃气的效果而著称。在此基础上,张骏等人对古方进行改良,形成调胃承气汤复方,帮助患者完成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
初步统计显示,使用该方案的患者肠腔清洁度评分平均为7.62分,优于传统方法的7.15分。改良后的方剂中加入炙甘草、姜厚朴等药材,不仅增加肠道敏感性,促进肠道蠕动,还降低清肠过程中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