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1版:健康

七旬老人突然高烧乏力

良好习惯有助避免这类炎症发生

  本报记者 林乐雨 通讯员 李文芳

  79岁的阮大爷平时身体硬朗。然而1个月前,他突然开始发高烧、乏力,吃不下饭,去当地医院检查,炎症指标升高很明显,治疗半月无果,后转入邵逸夫医院。

  接诊的肝病感染科周志慧主任医师针对老人的情况,一方面加强抗感染治疗,另一方面寻找感染来源。

  在针对性完善检查后,周志慧终于找到病根:阮大爷大肠憩室穿孔,形成一个瘘管,导致门静脉里产生菌栓。医生解释,这就相当于肠道里的细菌直接通向血管,所以阮大爷全身感染和脓毒血症情况才会一直无法缓解。

  查清病因后,周志慧组织全院多学科讨论,普外科周伟主任医师建议尽快手术治疗,从根本上解决感染来源。但由于阮大爷发烧1个月,身体虚弱,翻身都要耗费很大力气,因此需要先进行心肺功能锻炼。经过全面评估及短期心肺功能锻炼后,阮大爷身体条件达到手术标准。术后第6天,老人康复出院。

  什么是憩室?周伟解释,如果把肠道比作一个轮胎,憩室就是轮胎鼓出来的包。一旦有粪便细菌堵塞在憩室里,就容易导致憩室发炎,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

  憩室发生最常见的部位是左半结肠,年纪越大越易发生。也有的憩室会出现在小肠,这种情况一般是先天性,一些患者反复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找不到原因,经小肠镜检查发现是小肠憩室。

  腹痛是憩室炎最常见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门静脉积气、血栓等症状。憩室炎如果形成肠系膜门静脉菌栓、血栓,患者死亡比例高达25%。因此,尽早明确诊断,及时外科处理非常关键。

  一旦患上憩室炎,医生通常会为患者选择抗感染、禁食、补液等保守治疗,好转之后,需要进行生活和饮食习惯的调整。而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穿孔、腹腔脓肿、肠瘘等,就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周志慧表示,憩室炎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吸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缺乏锻炼以及某些特定药物的使用。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均可减少憩室炎发病概率。此外,增加活动量和体育运动,避免超重和肥胖,以及戒烟也对减少憩室炎的发作有帮助。


浙江老年报 健康 a0011 良好习惯有助避免这类炎症发生 2023-12-19 浙江老年报2023-12-1900005 2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