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施善惠民廿八载
企业名片
恒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富而思源,富而思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倡导“孝文化”,制定《职工父母生活奖励金亲情发放管理办法》,每月向员工父母一方发放50到300元不等的亲情生活奖励金。坚持育才奖学15年,助力568名学子青春圆梦。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出资2000万元建立桐乡首个企业“共富基金”,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防灾减灾等方面,尽力提供普惠性公益慈善服务。
通讯员 杨佳奇
近日,在位于嘉兴桐乡的恒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创始人吕德坤。茶几上摊着几张图纸和资料,一张设计效果图上,高高拔起的大楼引人瞩目。
“从一无所有到一栋大楼,是党和人民的支持让我富裕起来的。”这些年,吕德坤始终没有忘记他是因何发家的。抱着回报社会之心,他引领全体恒基人知慈孝、行慈孝、扬慈孝,一砖一瓦砌筑起企业发展的文明“高楼”。
放下手中的那张被他圈圈点点无数遍的图纸,吕德坤望向窗外,阳光映照下的桐乡格外明亮,一切变得清晰透明。
缘于辍学 助力青春圆梦
今年8月12日,在恒基建设集团举行的第十五届“恒基崇学奖”颁奖仪式上,来自桐乡市凤鸣街道联庄村、中群村的23名优秀学生代表获得表彰,并拿到企业提供的崇学奖金。
“我小的时候家里穷,很早就辍学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深觉‘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能让家乡孩子再吃‘没有书读’的亏。”吕德坤告诉记者,早在2009年,恒基建设就在家乡凤鸣街道联庄村设立了“恒基崇学奖”,奖励当年考上重点高中和大学的学生。随后,又将奖学金延伸到凤鸣街道中群村。至今,连续15年,381名学子受此奖励,备受鼓舞。
这样的爱与善意,带动更多人共同奉献。大麻镇贫困学生徐红曾是吕德坤结对助学的对象之一,在其资助下顺利读完了大学4年的护理课程。如今的徐红,已成为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全国青年文明号”-重症医学科号长,深怀感恩之情的她,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项扶贫帮困、敬老助残等捐赠和志愿服务,用自身的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将爱心传递。
携手向善 小家汇聚大家
“职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这是吕德坤常常坦露的心声。正因为如此,他常常把自己的员工看成自己的亲人一样,时刻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除了困难补助、生日慰问、优秀奖励等一系列的企业关爱机制,恒基更是频繁开展“我自爱恒基”孝心活动、“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讲座、“给父母的一封信”等活动,鼓励员工常怀孝心,表达爱心,铭记父母恩情。在春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恒基总是邀请员工父母走进公司,了解公司,将慰问信及礼品送到员工家属手中。不仅如此,恒基还制定了《职工父母生活奖励金管理办法》,按员工工龄长短,每月向员工父母一方发放50到300元不等的亲情生活奖励金。
从企业大家庭到员工小家庭,员工家属与恒基之间架起了连心桥。做一名爱心的实践者和传递者,已成为恒基建设集团每位员工的共识和心愿。
惠民助民 从家乡走向四方
2007年春,在总结过去谋划未来时,吕德坤发出肺腑之声:企业十年得以快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靠党的富民政策起步、靠党的坚强领导发展、靠党组织的支持不断壮大。恒基以此为动力,担当社会责任,深耕可持续公益。
2021年,恒基出资2000万元建立了桐乡市第一家企业“共富基金”,用于参与结对帮扶、助医助学、美丽乡村、幸福社区建设,并通过运行管理机制,让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及公司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启动后三个月,就发放各类救助、捐赠、奖励等资金52.48万元。
从联庄村的土路修筑、钱林村的硬件设施优化,到资助地震灾区,参加桐乡市与丽水市庆元县张村乡中心小学结对助学活动,向兰溪市横溪敬老院捐助50台空调……这些年,恒基惠民、助民的脚步从家乡走向四方。
28年涓滴善意,恒基建设向上向善的精神印在了桐乡百姓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