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浙江孝贤

文章导航

至善至爱 大孝无声

  见习记者 赵培希

  他们是生活在你我身边的普通人,貌不惊人,却闪闪发光。

  他们身份各异,有乡贤、商铺经营者、药剂师、乡村青年……无不克勤克俭、兢兢业业。

  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诠释至孝和大爱。13年牵挂家乡父老嘘寒问暖、从公益救援到帮扶捐赠一马当先、5年风雨无阻免费送药、廿载悉心照顾患病奶奶……

  在这里,让我们走近第十二届“浙江孝贤”中来自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的孝贤人物,感受他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孝和善。

  十三载牵挂家乡老人

  这位乡贤很暖心

  每逢节日,谢建新总是忙着为村里老人准备礼物,慰问对象包括本村和周边3个行政村共280余位老人。比如今年中秋,他就准备了4种味道的月饼,满足不同老人的口味需求。送给老人的床品四件套深受欢迎。中秋送慰问礼,重阳节请吃饭,过年包红包……这些质朴的孝老行动,谢建新坚持了13年。

  何田乡共有70岁以上老人180人,其中1/3都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为解决这里的空巢老人吃饭难问题,在乡政府支持下,谢建新与人一起办起老年食堂。今年8月2日,老年食堂正式营业,每日为老人提供三餐饮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同时推出优惠福利,80岁以上老人免费吃,70岁以上每餐只要两元钱,还能送餐上门。

  【慈孝心声】

  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老人们却都记在心里。

  从公益救援到帮扶捐赠

  他一马当先冲在前

  白天他是店铺老板,晚上他就成了县民安公益救援队的成员。一次,东沙镇有位老人走失,邹建华和队员们一起搜寻四天三夜,最后在半山腰的草丛里找到瘫倒的老人,大家合力用担架将老人抬下了山。

  每次志愿者微信群里出现走访贫困老人、困境家庭的报名链接时,邹建华总是积极报名,开着他那辆写有“邹记食品”字样的运输车把慰问食品和大件生活物资送往贫困老人家中。这些年来,高亭镇敬老院、岱东镇敬老院、岱西镇敬老院、东沙镇敬老院等处,都留下了他帮扶赠送的身影。敬老院的老人虽然叫不出邹建华的名字,却深深记得他的样子。

  【慈孝心声】

  把收益回馈社会,为老人尽绵薄之力,很有意义。

  风雨无阻免费送药

  用心守护老人健康

  每年奔波20000多公里,累计无偿送药上门5000余次,走废30双布鞋……这是郑志会5年来的日常。

  在台州市三门县下洋村有一家略显简陋的小药店——锦康药店,门边的墙灰有些斑驳,招牌一侧有两块小牌子,一块写着“浙江省民生实事送药上山进岛便民服务点”,另一块则用很醒目的红色大字标着“24小时服务”。如今,店门上的那通电话,已成为当地50多个自然村、2万多村民的“购药热线”。

  郑志会透露,这些年,陆陆续续有不少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或寄来物资、或走进山区,和他一起用点滴关爱去帮助老人,“这条送药路我会坚持走下去,也欢迎热心人风雨同行。”

  【慈孝心声】

  守护山村老人健康。

  廿载悉心照料奶奶

  父老乡亲人人夸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42岁的村民戴宗锋像往常一样,将自家菜地里刚摘的蔬菜送到邻居老人家中,“大伯,这菜是我自己种的,很新鲜。”

  对他来说,照顾身边老人已成为习惯。在20多年的岁月里,他每天起早摸黑地忙碌,为因病卧床的奶奶洗漱、喂饭,定时定点为奶奶翻身、擦背、换洗衣物,还经常给奶奶按摩手脚。尽管自身腿脚不便,但他始终悉心照料奶奶的生活起居,把青春岁月献给了至亲,多年来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俗语讲,久病床前无孝子,戴宗锋的“孝”却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变得愈加坚实和宝贵,周围的乡里乡亲对他都是赞口不绝。

  【慈孝心声】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尊老爱老敬老是每个人的本分。


浙江老年报 浙江孝贤 a0006 至善至爱 大孝无声 2023-12-15 浙江老年报2023-12-1500007;浙江老年报2023-12-1500020;浙江老年报2023-12-1500021;浙江老年报2023-12-1500022;浙江老年报2023-12-1500023 2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