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至爱 大孝无声
见习记者 赵培希
他们真诚待人,是你我身边可信赖、可托付的朋友。
他们身份各异,有“托尼老师”、司法警察、贤惠儿媳…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诠释人间的真情:每周三闭店为村社老人提供义剪服务、无偿为老人维修家电随叫随到、想方设法陪伴长辈追寻“诗和远方”……
在这里,让我们走近第十二届“浙江孝贤”中来自湖州、嘉兴和金华的孝贤人物,感受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慈和孝。
温暖老人从“头”做起
万名长者重拾“精气神”
“我有一个朋友他叫李连春,是一名理发师,暑假的星期三他都会带我和几个哥哥去义剪。他免费给爷爷奶奶剪发,爷爷奶奶开心地对他竖起大拇指,李连春羞涩地笑了笑。他去过青墩、沈家墩、东舍墩……其实他是我的爸爸。”
这篇短文的标题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作者是湖州市德清县钟管小学301班8岁的李沐阳。在儿子笔下善良又羞涩的李连春,从事理发行业超过15年,固定在每周三闭店义剪。
2017年起,他每个月都会去不同的村社开展爱心义剪两到三次,一年下来,钟管镇20个行政村和社区,都走遍了。7年来,李连春团队已经服务了万余人次,理发店被评为“湖州公益小店”,他本人则入选湖州市“优秀志愿者”、德清县“先锋老兵奖”等荣誉。
面对村社锦旗、政府表彰,李连春由衷道:“这些都是我的本分,能用一技之长在德清钟管扎根立业、组建家庭,是这片土地给了我机会。有大家的支持,理发店肯定不会倒闭,每周三我们不见不散。”
【慈孝心声】
帮助长者重拾“精气神”是人生幸事。
无偿为老人维修家电
带动身边人一起“学雷锋”
早上7时到9时,晚上5时30分到8时,当别人还没上班或已下班,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间工作室却总是亮着灯。打开门,地上放着待修理的电器,柜子里摆满配件,一名中年汉子专注地做着维修。他就是任捍东,已为群众义务修理家电数十余年。
清晨6时,任捍东家的大门被人敲响:“任警官,我家电视机打不开了,能去帮忙看看吗?”一位老人从隔壁小区赶来。任捍东连忙起床,背上工具包就跟老人走了。
在任捍东的带动下,同事们纷纷加入到“学雷锋”的队伍里,做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志愿者,看望照顾孤寡老人,热心于公益助学等。2014年,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和捍东一起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广泛开展“法律六进”志愿服务活动,分别对接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各类院校、辖区企业、结对社区、驻地部队和新闻媒体,开展司法便民志愿服务。
看到自己的行动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任捍东的干劲更足了:“义务修理这件事,我会一直做下去。”
【慈孝心声】
每个人都动动手,为身边老人解决一件小事,就能筑起“爱的长城”。
陪老人追寻“诗和远方”
“中国好儿媳”被点赞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客厅,汤世贤和老伴被小儿媳卢锦华拉着坐到窗前,大家边晒太阳边翻阅俩儿媳为汤老出版的诗集《贤咏集》。
说到《贤咏集》,汤老难掩内心喜悦:“刚开始我只是想记录身边见闻,没想到我这一对‘中国好儿媳’整理出版成了一本书。”
儿媳刘景萍说,为公公整理文稿时,后辈们重温了老人的人生经历,感受到他的精神斗志,对亲友的深情和对晚辈的厚望。这对大家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对她们的子女而言更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儿媳卢锦华表示,全家人都支持老人这种“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的精神,因此她们产生了为老人出书的想法。
儿子儿媳几乎每年都要为二老精心安排旅行。他们到过熙熙攘攘的纽约街头,看过灯光闪烁的巴黎不夜城,品尝过法国醇厚香浓的葡萄酒;他们去美国大峡谷乘坐直升机,到椰林婆娑的东南亚感受热带气息,在澳大利亚享受美丽海景与野生奇观……汤老沉浸于各地美景的同时,也将异域文化色彩融入到诗文创作中。
【慈孝心声】
陪伴父母是我们生命历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