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为治疗病毒性
心肌炎提供新思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汪道文教授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用好人体内环氧二十碳三烯酸这种小分子物质,有助于减轻心肌炎症反应,进而减缓心功能损伤。这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了新思路。
长期以来,医学界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了解有限,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
科研团队经过临床研究发现,心肌炎患者体内的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含量明显下降,这与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的活性增强相关。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在特定细胞或部位会发挥抗炎保护功能,但容易被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消解掉。”汪道文说,这提示,抑制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的酶活性,能减少人体内环氧二十碳三烯酸的代谢。
汪道文说,该研究找到一条主动出击的“抗病毒”路径,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了新思路。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