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9版:健康

这一手术衢州首次开展

六旬阿姨告别“大象腿”

  本报记者 林乐雨 通讯员 徐莉

  历时7小时,在放大30倍的显微镜下,用细如发丝的缝针和缝线,将直径0.1至0.4毫米的淋巴管与皮下显微静脉吻合。近日,衢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程国兵副主任医师为60岁的周阿姨实施了衢州市首台超显微镜下下肢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填补了当地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

  患者周阿姨多年来下肢反复淋巴水肿,左腿比右腿足足粗了10厘米。“我的左腿就像‘大象腿’,这些年都没穿过正常的裤子。”周阿姨很苦恼,而且不仅胀痛,走路还时常感到迈不开腿。

  程国兵介绍,淋巴水肿是肿瘤外科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淋巴清扫、放疗后,淋巴结和淋巴管受损,导致淋巴液回流困难,积聚在身体对应部位,这是一种慢性进展性、造成患病部位严重肿胀和功能障碍的疾病,多见于盆腔恶性肿瘤和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以往,医生多采用保守治疗或减容手术。

  超级显微技术下的淋巴管吻合术相对损伤小、恢复快,但为何在衢州是首次开展?

  “其实不仅是衢州,这类手术在全省范围也并不多见。”程国兵表示,主要原因是手术操作难度大,对显微镜设备要求高。

  淋巴管薄如蝉翼,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中需要将直径0.8毫米以下的淋巴管与周围的小静脉进行吻合,对手术医生的技术、体力和耐力都是极大考验。

  术后,周阿姨原本水肿的左下肢成功缩小7厘米,近期即将出院,后期还需定期复查,开展恢复治疗。


浙江老年报 健康 a0009 六旬阿姨告别“大象腿” 2023-09-12 浙江老年报2023-09-1200009 2 2023年09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