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亚运“媒体之家”
志愿者集结完毕 一站式服务就位
本报记者 徐小翔
“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将于9月9日启动试运行,9月18日正式运行。”近日,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MMC)媒体开放日活动上,杭州亚组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宣传指挥中心总联络人许德清透露,目前已有注册媒体记者5232名,转播商6455名。亚运会期间,主媒体中心24小时运行,为海内外媒体记者提供新闻信息、餐饮和交通等工作、生活的一站式服务。
主媒体中心将如何运转?且随本报记者深入探营。
1860余人次志愿者
参与赛前服务演练
主媒体中心志愿者主要来自浙江大学,硕士及以上学历占25.8%,100%具备英语日常交流能力,传媒相关专业志愿者近80人,涉及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等专业。留学生志愿者24人,分别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赛会期间,根据场馆运行需要,他们将分布在16个业务领域提供服务。
在志愿者换岗休整空间(V-home),浙江大学茶艺队的叶慧瑶为记者泡上茉莉花茶、送上茶点。她说:“亚运期间恰逢中秋佳节,希望通过点茶让记者品味别样团圆。”
25岁的陈相权是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硕士一年级学生,同时也是主媒体中心志愿者管理领域志愿者运行保障助理。今年4月,他参与组建主媒体中心(MMC)志愿者换岗休整空间设计团队,开展长达5个月的讨论、设计、打磨和落地,并将设计方案取名为“浙韵彩荷”。
8月15日主媒体中心整体移入后,按照统筹部署,累计1860余人次志愿者参与各类赛前服务演练。
上万名媒体记者
将获多维度服务
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主媒体中心包括主新闻中心(1C厅)、国际广播中心(1D厅)、主转播商运营中心(1B厅)、生活服务区(1A厅)和商业服务区(序厅),能为媒体记者提供赛事报道所需的办公、语言、交通、餐饮、技术等各类服务。
目前,7000平方米的序厅已进驻17家商业单位,覆盖人民币兑换、手机业务办理、特许商品购买、抵离、新闻采访协调等多种服务。
主媒体中心城市文化展厅,以江南宋韵、亭桥诗意为主题的布景,营造出宋代山水画的灵动和温润。中国茶叶博物馆展出不同朝代茶具,中国丝绸博物馆展出蚕织图、宋代流行丝绸纹样以及当代丝绸创新作品,南宋官窑博物馆展出皇家御用瓷器工艺……正式开放期间,还将提供茶艺、扇艺、杭绣、剪纸、汉服秀等文化互动体验活动。
杭帮菜品七天一轮
睡眠舱里闻茶听涛
在媒体记者餐厅,餐台用可回收降解的纸基材料搭建,整个搭建过程就像搭乐高玩具,无噪音,也不产生灰尘。餐饮服务负责人表示:“这里的菜品七天一轮,东坡肉、龙井虾仁、西湖醋鱼等经典杭帮菜都将亮相。”
在主媒体中心一侧的生活服务中心提供中医、按摩等一站式服务。在深度睡眠舱,能享受4-8小时深睡眠休憩,还能闻到龙井茶香,听见钱江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