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丈夫当病人
十年前,一个诊断结果几乎给我判了死刑。经过半年的化疗、放疗,死神终于松了手,放我出院了。
那时候,我不愿见任何亲友,连手机响了,看到是熟人的名字,我也不愿接,因为他们都是知道我病情后打电话来安慰我的。这些安慰不仅对我毫无用处,而且一次次戳中我的痛点。只有在妻子面前,我才有彻底的放松。从发病到治疗,妻子一直陪在我身边,住院的几个月里,她从没说过安慰我的话。只是对我说:“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要干活。你现在就是把生病当干活,把吃药当吃饭。”
出院后第二天早上六时,妻子就催我:“到点了,起床了,起床了!”我不高兴地说:“这是以前工作时的起床时间,现在我办了病休,你让我多睡会儿吧,我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
妻子一本正经地说:“你现在是已经康复的人,不是病人,你的作息时间要跟我一样,起来,我们晨练去。”
妻子拉着我去河畔散步,经过一个建筑工地,看到工人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我竟然羡慕起他们来了。妻子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说:“老年大学文学班招生,我们一起报名。咱俩可以比个赛,看谁写得好,发表多。”
于是,我们一起进了老年大学,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仿佛回到少年时代。妻子就是我的同桌,她笑点特别低,听老师讲课笑,自己说着说着也笑,写起文章也情不自禁笑起来。受其影响,我感觉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更开心的是,我们俩的作品陆续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五年后,我去医院去检查,身体指标一切正常。大家都夸妻子把我照顾得很好,还问她有什么秘诀,妻子俏皮地说:“我从不把他当作病人。我是我们家的导演,我要把我们的人生演成一场喜剧。” 褚永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