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并非疾病 而是一种症状
中医师推荐几款食疗可辨证选用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出现过头晕的现象。头晕通常被描述为一种虚弱、不稳或旋转的感觉,有时可能伴随着失去平衡的感觉。医生表示,在医学上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存在多种诱因。
头晕属于中医“眩晕”范畴。中医理论认为“无风不作眩”,临床实践中,眩晕患者除了“风”证以外,常常伴有不同程度血瘀表现,因此对眩晕患者在辨证基础上使用早期活血熄风的中药,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结合早期情致调理、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等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中医师推荐几款食疗,可辨证选用。
肝阳上亢,推荐清肝止眩汤。瘦肉或鱼肉250克、天麻15克、薏米20克、葛根15克、夏枯草15克、绵茵陈15克,加水共煮。
痰湿中阻证,推荐祛湿止眩粥。天麻15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生姜3-5片、大枣3枚、陈皮10克,入粳米或小米煮粥亦可,入瘦肉煮汤亦可。有助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瘀血内阻,推荐化瘀止眩汤。天麻15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大枣3枚、田七10克,加黄酒适量,入瘦肉煮汤,或入红糖、鸡蛋煮水。
气血不足者,推荐补益止眩汤。北芪20克、党参20克、当归10克、红枣3枚、枸杞15克、龙眼肉10克、熟地10克,入去皮鸡肉、乌鸡或瘦肉煮汤亦可,入鸡蛋煮水亦可。
但医生也提醒,眩晕在现代医学鉴别诊断有很多,在明确诊断、规范药物治疗的前提下,方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膳。
此外,中医师表示,将热毛巾放在颈部及后脑勺,每次数分钟,可刺激颈部及后脑勺的穴位,改善部分患者的头晕症状,还可提高反应力和思维能力。
另外,药枕疗法也对改善头晕有一定作用。
配方一:夏枯草、荷叶、竹叶、公英、菊花各50克,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当枕芯用,连续1-2月。
配方二:野菊花500克,红花100克,薄荷200克,冬桑叶、辛夷、冰片各50克,共研粗末,装入枕芯,3个月为一疗程。
此二方均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据广东中医药微信公众号